谭宗浚
注释 闻道东湖胜,寻幽惬讨论。 - 闻道:听说或得知,这里指听闻东湖之美。 - 东湖胜:指的是东湖风景优美。 - 寻幽:寻找幽静的地方。 - 惬讨论:愉快而兴致勃勃地讨论。 雪光寒照座,水气暗侵门。 - 雪光:指雪花的光芒。 - 寒照:寒冷的光线照在身上或物体上。 - 座:座位,坐的地方。 - 水气:水面上的雾气。 - 暗侵门:雾气逐渐向门的方向移动。 鹭起沙堤净,鱼噞石穴潭。 -
【解析】 这是一首咏叹漂泊生涯的诗。诗人从自身经历出发,抒写羁旅途中的所思、所感和所望,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渴望摆脱困境,获得自由的精神追求。 “泊舟南昌大雪作歌”是第一句,点明题目中的“南昌”,也表明了诗人在江西的行踪,交代了时间是在大雪之后。“几人住乡得安适,大半风尘走南北。”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只有少数人能够安居于乡野之间,大多数人都被风尘所裹挟,四处奔波。“烹羔暖酒渠有命
舟中读阮太傅重刻西岳华山碑拓本 帝临高居奠八维,兑位所宅金神司。 厥有华岳崔以巍,林巅谷越相蔽亏。 群峰刺天白差差,泄云不散阴雾披。 荒霾陡绝人莫窥,升降灵𩆩嘉颖滋。 福庇黎庶除疠疵,在昔炎祚朝政隳。 浮屠媚鬼兴淫祠,诅祝妖惑崇祥禨。 况兹岳渎尊神祇,宜有翠琬铭丰碑。 陈留徵士鸾鹤姿,博赡渊雅工文词。 真迹妙绝时人推,群龙宛宛出水嬉。 五采凤羽垂缡褷,想当落笔纵横时。 腕力袅拄如悬丝
【注释】 衮衮:形容众多。鹓鸾:古代指文官。 上林阿阁:汉代宫殿名,此处借指朝廷。阿:曲。 朝恩:皇帝对大臣的恩典。别自求新剑:指求取新的武器。 宛马、蒲萄:都是当时西域进贡的物品。前代略:以前朝代的做法。河鲂、杨柳:都是当时流行的诗句。 宣光:指帝王的光辉。盛烈:盛大的功业。非难嗣:不难继承。 燮鼎调羹:比喻治理国家。禹:夏朝开国君主。夔:传说中尧时的贤臣。 【译文】 众多的文官都聚集在一起
诗句逐句释义及关键词注释: 1. "侧侧微风澹澹烟,彻宵疏雨总堪怜。" - 侧侧:形容风的吹拂方向不定,给人一种轻柔的感觉。 - 澹澹:形容烟雾缭绕的样子,给人以朦胧、宁静之感。 - 彻宵:整夜,从夜晚到天亮。 - 疏雨:稀疏的雨,指春雨连绵不断。 - 堪怜:值得怜惜,这里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绵绵、持续不断的哀愁之情。 2. "一春况味如中酒,三月轻寒未卸绵。" - 况味:比喻春天的气息和景色。
诗句注释及赏析: 1. 落红门巷记阑珊,日日阴晴称意难。 - 注释:这句诗描述的是春天时的景象。"落红"指的是落下的花瓣,"门巷"则是指小巷或者街道,"阑珊"意味着这些景物在春季显得有些凋零、衰败。整体上表达了一种对春天美好但转瞬即逝的感慨。 - 赏析:诗人通过“落红”和“门巷”这两个意象,传达了一种季节更迭、岁月变迁的感觉。同时,“称意难”反映了诗人对于天气多变的无奈
诗句输出: ``` 春雨 悄倚阑干觅句来,片云头上已先催。 愔愔芳径无行迹,草草年光负酒杯。 词忆杏花虞学士,句传梅子贺方回。 南朝四百烟中寺,多少楼台暝不开。 ``` 译文输出: ``` 春雨 静静地靠在栏杆上寻找着句子,片云之上已经先行催促。 宁静的芳径上没有行人的足迹,草率地度过岁月辜负了美酒。 回忆曾经和杏花有关的诗篇,句子里还传递了梅花子的故事。 南朝有四百所烟霭中的寺庙
【注释】 ①江干:指长江之岸,此处代指作者所居之地。 ②雕梁:雕饰华丽的屋梁。 ③完:犹“损”,残毁,这里指被秋风吹刮而受损。 ④燕:燕子。 【译文】 你问:为什么秋天的燕子在飞来飞去时,有的地方已经没有完好的屋梁了? 我回答说:战争还没有结束,所以不能寄居到江边;落叶从山岭上飘落下来,孤零零的村庄笼罩在暮色中;贫病使我怀疑诗卷是尊贵的,生病使我更喜爱酒杯可以宽慰自己;秋天来了,燕子在飞来飞去时
春雨 喜看新绿满亭皋,一片青山望眼劳。 但有关心谈稼穑,尽多生意到蓬蒿。 潮头涨满鱼儿出,陌上尘销马首高。 无限绿芜门外长,莫将颜色例青袍。 注释: 1. 喜看新绿满亭皋:喜悦地看到新绿覆盖了整个亭子和水边的草地。 2. 一片青山望眼劳:一片青山在远方,让人看了眼睛都有些疲劳。 3. 但有关心谈稼穑:只要有人关心农业和收获的事宜。 4. 尽多生意到蓬蒿:所有的生机都生长到了蓬蒿等植物之中。 5.
【注解】: 吾乡原水国,名胜擅林泉。 对此卜居地,应吟《招隐》篇。 待营因树屋,拟蓄卖文钱。 相约羊何辈,归耕且授廛。 游百花洲其二 注释: 吾乡 —— 我的家乡。 原 —— 本来。 水国 —— 以水为国都。这里指家乡。 擅 —— 擅长;精通。 林泉 —— 山林泉水。 卜 —— 选择。 居地 —— 居住的地方。 应 —— 应该。 吟 —— 吟咏。 招隐 ——《招隐》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