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巩道
偶成 下马西行五里村,短墙临水望重门。 绿喧林鸟一帘雨,红动湖烟半阁痕。 衣上闻香长不散,井边窥影两无言。 犬声吠入桃花去,又有人来锁后园。 注释 - 下马西行五里村:诗人骑马向西行驶了五里的小路,来到了一个村庄。 - 短墙临水望重门:矮小的围墙面对着流水,望向远处的厚重大门。 - 绿喧林鸟一帘雨:绿色的树林中传来鸟儿的声音,仿佛是一场雨幕。 - 红动湖烟半阁痕:红色的天空映照在湖面上
注释与赏析 恶少:指那些品行恶劣的年轻人。 玉鞭驱马五陵春,生是人家最少人。 - 玉鞭:华丽的马鞭,通常与贵族或权贵关联。 - 五陵春:五陵地区春天景色宜人,常用来指代贵族或权贵的生活环境。 - 生是人家:指年轻人出生在富贵之家。 - 极少人:形容这些年轻人非常稀少。 未有虬须先捋颌,爱舒猿臂每呈身。 - 虬须:长而弯曲的胡须,这里可能指年轻人的外貌特征。 - 捋颌:用手摸下巴
注释: 1. 老人星紫婺星辉:老人星和紫婺星都闪烁着光芒。 2. 贺监湖山尽绕扉:贺监的家被湖山环绕。 3. 久被丝纶家学贵:长期受到家族学问的尊重。 4. 静持般若道心微:平静地保持般若(佛教经典之一,强调一切事物的本质)的教义。 5. 月华白照三株树:月光照亮了三棵树。 6. 花影红飘五色衣:花朵的影子在红色的衣物上飘动。 7. 早晚岭云浮海屋:早晚时分,岭上的云雾漂浮到海边的房子上。 8.
诗句翻译与赏析: 1. 日暮梅花扑面吹,独行花下好寻谁。 - 译文:在黄昏时分,梅花的花瓣随风飘落,仿佛在迎面扑来。独自一人行走在花丛中,不知道该寻找谁。 - 关键词解释:日暮:黄昏时分;梅花:一种花卉;扑面吹:形容风大,梅花被风吹得四处飘散;独行:独自行走;花下:在花朵下面;好寻谁:在花下想找人陪伴或倾诉。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日暮时分的梅花和独行者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在孤独中对伴侣的思念
采莲即事 散尽平湖十里烟,阿谁双桨采莲船。 风扶翠袖行波面,雨送明珠到叶边。 极断肠时惟半醉,尽伤情处为繁弦。 碧天不肯升秋月,归向青铜暗里圆。 注释: 【散尽平湖十里烟】散去平湖的烟雾,使整个湖面清晰可见。 【阿谁双桨采莲船】是谁在双桨划船采莲? 【风扶翠袖行波面】风拂动着女子翠绿的衣袖,在水面上轻快地飘荡。 【雨送明珠到叶边】雨水洒落在荷叶的边缘,仿佛珍珠般晶莹剔透。
诗句解析 1 纤手拈香笑上堂,慈容非复旧时妆:描述了一位女子手持香炉,笑容满面地走进殿堂。她的笑容和妆容都不同于过去。 - 关键词:纤手、拈香、笑、慈容(慈爱的笑容)、旧时妆(过去的妆容) 2. 香心尽点生前火,妙相难藏定里光:这一句表明这位女子的香气足以点亮生命之火,她的魅力难以掩盖。 - 关键词:香心、生前火(生命之火)、妙相(美丽的容颜)、定里光(难以隐藏的光芒) 3. 见母只闻呼大士
【注释】 秋日寄怀:秋天的时候寄寓的情怀平林萧瑟雨初收,兀兀犹披五月裘——秋风萧瑟,雨刚刚停歇了。我独自穿着五月份还穿的皮衣。兀兀,形容孤独的样子。 一纸新诗吹到手,数声长叹立当楼——一封新的书信送到了我的手上,我对着楼上的栏杆,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叹息。一纸新诗,指诗人收到的友人来信。 独堂风细帘初卷,别浦潮生水自流——只有我一个人的屋子里,风细细的,帘子也慢慢卷起了。远处的江面上,潮水正在涌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偶兴》。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手障风灯未忍挑,冷魂吟断意寥寥。 注释:用手遮挡着风中的灯光,不忍点燃它。寒气逼人,我的心情也变得十分萧瑟和凄凉。 赏析:开篇两句写自己因天气寒冷,心情沉重而无法点燃风中摇曳的风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落寞。 可怜雨气笼山馆,无复人踪到板桥。 注释:雨水的气息笼罩着山中的小屋,再也没有人迹踏过那木板桥。 赏析
【注释】 《秋兴》:秋天的景色很美,我独自一人在空寂的园林中独卧。听到鸟儿的鸣叫,却听不到蝉儿的叫声,只有满林的啼鸟,让人感觉十分寂静。 前题自和:这是作者自己所作的诗,用来回应别人的诗句,即“和韵”。 不闻蝉:蝉鸣声被周围的树林所淹没,听不到了。 意悄然:内心感到凄凉、寂寞。 沽酒:买些酒来喝。 临水店:临水的酒家。 采莲:指去采莲叶荷叶等物。 过江钱:渡江的钱。 檐苔映绿松边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下面逐句进行解析: 第1句:“树色临溪晚寂寥,隔帘多谢一声箫。” - 注释:这里的“树色”指的是树木的颜色,可能是指黄昏时分,树木的颜色显得格外幽深。"临溪"暗示了位置靠近或位于溪流旁。"晚寂寥"表示时间是晚上,寂静而空旷。“隔帘多谢一声箫”中的“多谢”是对他人行为的回应,可能是对对方吹箫的感谢。“一声箫”描绘了声音,可能是在傍晚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