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巩道
【解析】 此为一首七绝,是写自己的性情和志趣。首联“倚赤阑干十二时,骨棱棱为性耽诗”,意思是在十二个时辰里,我都倚靠在栏杆上,为的是耽读诗歌;颈联“境将似梦风吹磬,心欲成灰月到池”意思是:境界好像梦境一般飘忽不定,就像风吹的磬声,我的心想要化为灰烬,就像月亮落入水中。尾联“谷答瀑声猿共听,水呈蓑影鹤相疑”意思是:山谷间的瀑布声和猿猴的叫声相互应答,水面上映出的蓑衣的影子和白鹤相互猜疑
【译文】: 二十年间,我随波逐浪漂泊,现在终于找到了一个安稳的居所。 湖面白云悠悠,晚风吹得我醉了,马头红叶点染着我的秋衣。 南国的钟声依稀在梦中回荡,东庐上的月亮也变得朦胧。 同游的朋友们都远去,只有我一个人在这里思念你,夜深时托付给金笛寄托我的相思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晚年所作,表现了他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全诗以“偶感”起兴,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诗句解析: 1. 秋柳无丝欲罢吹:描述了秋日里,柳树失去了春天的生机,叶子已经枯黄,没有风时也像在“吹”一样。 2. 隔湖依旧见帘垂:描述从湖对面看去,仍然可以看到垂帘的人家,尽管秋天已深,但帘子依旧垂下,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 3. 一堤月出独寻梦:描绘了一个人在月光下独自行走在堤上,仿佛在寻找梦境中的场景。 4. 千树叶飞谁写诗:暗示了秋天的景象与诗人的内心感受
【注释】 久相中枢历盛年:长久在中枢(指朝廷)任职,历经了壮年的岁月。 夫人今是地行仙:你现在已经是地行仙了。地行仙,道教传说中的仙人之一,能在地上行走如飞。 金丹只在蓬莱岛:你修炼的金丹就藏在蓬莱岛上。蓬莱岛,传说中的仙山名,为八仙居住的地方。 玉佩曾依日月边:你曾经佩戴过的玉佩就是日月旁边的神物。 舞袖定怀萱草砌:舞动着袖子,一定抱着萱草砌成的墙。萱草,多年生草本植物,花蕾可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二人闲立碧山巅”,描述了两个人悠然自得地站在山顶上的情景。这里的“碧山巅”形容山峰的颜色像翠绿的山一样,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诗中的两个人物似乎在欣赏着眼前的景色,他们的心情非常轻松自在,仿佛整个世界都静止了。 “只见山光共水连”,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山与水相互映衬的美景的赞赏。山和水在这里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画面
【赏析】 此诗是李白《闻笛》的一首。诗中以“闻”起,以“赏”、“思”、“恨”终,由物及人,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全诗四句,每句七字,押韵工稳,声情并茂,意境深远。 首联“多病多愁红叶边,琵琶切切到尊前”。这是从听觉和视觉上写秋景,点明时令、地点。秋天到了,树叶渐红,天气转凉,诗人因身体不好,心情也很不好。他坐在窗边,听到邻家传出凄厉的琵琶声,不禁为之动容。 颔联“过滩流水初成响
【注释】 湘烟:形容帘幔上斑驳的花纹。通花气:透过花纹,可以看到花的形状和颜色。珊瑚冷:指珊瑚枝上的花朵凋零。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帘子上的花纹和其背后的情思。 “一幅湘烟半掩门”,湘江的烟霞缭绕在帘前,遮掩了半边门户。这一句描写了画面的静谧之美。 “几双春燕绕黄昏”,几只燕子在黄昏时分围绕着窗帘飞舞。这一句描绘了燕子的活泼之姿。 “每当月到通花气”,每当月亮透过帘幔,可以看到花纹的影子
诗句: 谁家吹笛画楼中,断续声随断续风。 翻译: 是谁家的人在画楼里吹奏笛子,那悠长的声音随风飘散。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画楼中吹笛的情景,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人用“谁家”和“断续”这两个词,巧妙地描绘了笛声的来源和传播的方式,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活气息。同时,诗中的“断续声随断续风”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细雨纷纷湿落晖,红荷香冷钓鱼矶:描述了一个场景,细雨纷纷落下,湿润了天空和大地,红色的荷花在寒冷的空气中散发出阵阵清香。钓鱼矶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诗人在这里寻找着过去的快乐记忆。 - 梦非旧路寻孤枕,泪有新痕染故衣: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孤枕和故衣都代表了曾经的生活,而现在却已经物是人非。 - 隔水只凭花独笑,入帘谁遣燕双飞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注释: - 踪迹年年寄水滨:每年春天,渔夫都来到河边寻找捕捞的踪迹。 - 绿蓑长作五湖人:渔夫的渔具总是绿色的,他来自五湖之滨。 2. 译文: 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会在江边寻找我的足迹。绿色的渔具总是用来装鱼,我是五湖的渔民。 3.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作者对渔夫生活的观察,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的“绿蓑长作五湖水”形象地描绘了渔夫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