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恩
【注释】 1. 烈烈:英勇的样子。 2. 猛气:勇猛的气概。 3. 纠纠:雄壮的意思。 4. 崩围摧阵:指战斗时冲锋陷阵,摧毁敌军的阵地。 5. 刚毅木讷:性格直率,不善言辞。 6. 庶几:差不多,接近一点,此处作希望、期望之意。 7. 绛灌之伦:即“绛灌”,汉文帝的两位皇后薄昭和窦皇后;“之伦”是他们一类人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描写尉迟鄂公的威武英姿,赞颂他的勇武精神。诗中用“烈烈猛气
【注释】姚梁:姚广孝,明初著名道士、政治家。 【赏析】这首诗赞颂了姚广孝辅佐明惠帝建文帝时所建立的功勋。诗中称赞他遇主乘时,应变成治,约束官职,修举章程,四海以安,一人仰成;表达了对他为国为民作出的贡献的赞扬
【注释】 道丧文衰,子克振起:指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反对当时流行的骈俪浮艳的文风。 排斥老佛,发挥洙泗:洙、泗,皆指孔子所教之地,洙、泗是儒家学派的发源地。这里指韩愈继承儒家传统,批判佛教。 并包百家,源委六经:百,指儒家;六,指《诗》、《书》、《礼》、《乐》等六经。 北斗泰山,百世尔承:北斗和泰山都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这里比喻韩愈的文章如北斗照耀着天下,如泰山屹立于世间,其影响将永续不断。
【注释】郭汾阳王:指唐代名将郭子仪,他曾任朔方节度使,后成为唐德宗的大臣。 【赏析】这首诗赞扬了郭子仪的功绩。诗人首先赞美郭子仪再造唐朝的功劳,接着赞颂他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的英勇作战,最后称赞他忠心耿耿,福禄永终,他的事迹和品德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能够充分表达出诗人对郭子仪的敬佩之情
【注释】 謇谔(jiǎn'ě):正直敢言。制作:指作诗赋。尔雅:指文章典雅。识达治本:指了解治理国家的根本道理。逆睹胡孽:指看出祸患在即。风烈:风范,道德风尚。 【赏析】 此为颂扬张曲江公之辞,赞其立朝正直敢言、文章典雅、有识见、能治理根本、有风范道德等
诗句释义: 1. 雕肝镂心,苦吟浚索。 这句形容诗人用心至深,如同雕刻肝脏、掏空心思般地苦思冥想。 2. 句联韩豪,才配白敌。 “句联韩豪”可能是指诗句的文辞工整如韩愈(韩豪)一般;“才配白敌”则表明诗人的才华可与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白敌)相媲美。 3. 诗非穷人,惟穷乃工。 这句诗意味着诗歌并非仅仅因为贫穷而显得高超,真正的艺术往往在穷困中诞生,更加深刻动人。 4. 风雅百篇,将无是同。
注释: 1. 裴晋公:指唐代名将、政治家裴度,字中立。他在唐朝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曾任宰相,为维护国家稳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2. 功在王室:表示他的功劳足以支撑整个王室,为国家的繁荣和稳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3. 名闻外夷:表示他的名字和功绩已经传遍了外国,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尊敬。 4. 柱石三朝:表示他已经在三个朝代中担任重要职务,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5. 系时安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西平的作品,内容主要是赞美李西平王的英勇事迹和伟大成就。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烈烈西平,社稷是寄。 - "烈烈"表示威武、英勇的样子,"西平"指的是唐朝的西部边疆地区。"社稷是寄"意味着国家的命运寄托在他身上。 2. 讨定叛逆,一雪国耻。 - "讨定叛逆"指的是击败或平定叛乱。"一雪国耻"则是指为国家洗清耻辱。 3. 巍巍柱天,赫赫盖世。 - "巍巍"形容高大
注释: 天才踔发,逸气横出。 - 天才:指有天赋的人。踔发:意指奋发向上。逸气:超凡的气魄。横出:意指气势磅礴。 - 李翰林:即李商隐。 龙骧鹏抟,不可控执。 - 龙骧鹏抟:比喻志向远大,势不可挡。 - 友视万乘:意为对帝王的态度。友视,对待;万乘,古代对天子的尊称,表示地位尊贵。 - 奴使贵珰:指奴颜婢膝地讨好权贵。 采石捉月,神游不忘。 - 采石:地点名,位于安徽宣城。 - 神游
注释: 1. 季真何如:如何形容季真是什么样的人? 2. 性行夷旷:性情和行为都很平和开阔。 3. 士钦风韵:有士人的风度,有文雅的气质。 4. 帝许高尚:皇帝赞美他品格高尚。 5. 黄老寄迹:以道家思想寄托自己的理想。 6. 曲蘖逃真:用曲蘖来隐藏真实的情感。 7. 镜湖一曲:在镜湖畔唱出一曲。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像赞二百零五首》中的第一百二十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