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恩
【译文】 元子大雅,制行纯笃。 孝友配古,清介绝俗。 浑朴外著,英华内韬。 人接眉宇,鄙吝自消。 【注释】: 元子:指元鲁山(字子鲁),这里指代作者自己。 “元子”二句:赞美元鲁山德行纯一和行为纯正。 “孝友”二句:赞扬元鲁山的孝悌友爱之德与高洁的操守。 “浑朴”二句:赞美元鲁山朴实无华的外貌和深沉的内在修养。 “人接”二句:称赞元鲁山的气质和风度。 “鄙吝”二句:形容元鲁山为人处世不计较小利
【注释】: 1. 蔡公:杜佑(735-812),字君卿,唐代著名史学家、政治家。他辅佐唐肃宗平定安史之乱有功,官至中书令,封许国公。 2. 睿姿:聪明智慧的容貌。 3. 明决果断:指做事果断明智。 4. 辅相真主:辅佐君主,帮助君主治理国家,使国家太平。 5. 相资共济:互相扶持,共同渡过困难。 6. 协恭和衷:和睦团结,齐心协力。 7. 治登太平:治理国家,实现太平盛世。 8. 令名无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古像赞·魏郑公》,共二十首。每一句都有相应的译文和注释,最后附上了赏析。 我们来看第一句:“蹇蹇郑公,维古遗直。”这句话的意思是“堂堂的魏郑公,继承了古人的高尚品德”。这里的“蹇蹇”形容人的正直、坚强;“郑公”指唐代名臣魏征,字玄成,封郑国公,故称魏郑公;“维古遗直”则表示他继承了古人的高尚品德,具有古代忠臣的气节。 接着看第二句:“补衮纳忠,危言正色
诗句翻译:卫公,您英勇威武又深沉果断。 译文:卫公,您英勇威武又深沉果断。掌管帝王的九次北伐,彻底清除了邪恶与阴霾。邪恶阴霾被清除之后,天下太平,秩序井然。铁山巍峨高耸,武功同样卓越超群。 注释:此诗通过赞美卫公的英勇威武、深沉果断以及他为国家扫荡邪恶、平定秩序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表达了对卫公的崇敬和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美好祝愿
注释: 梁公善于谋划,智慧机敏。 举荐群才,辅佐大业。 穿着官服治理国家,使天工运转有序。 制定制作法则,成就一代功绩。 赏析:《房梁公》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赞美了房梁公的智谋和才能,以及他在历史上的功绩。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韩翃作为一位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和卓越能力
这首诗的标题是“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百十四 宋文贞公”,作者是宋朝的文学家苏轼。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抗颜伪武,合志闻元。 - “抗颜”意为保持尊严,不屈于权势;“伪武”指假装的武力。整句的意思是宋文贞公表面上装出一副强硬的样子,实则内心并不屈服于权势。 - “合志”可能是指他的志向或意愿,“闻元”可能是与某人交往,或者指的是某种理念或思想。 -
【注释】 虞永兴公:指唐代诗人虞世南,字伯施,余姚(今属浙江)人。唐太宗时任秘书监。此诗是作者为虞世南写的赞颂之词。 识综群儒,博冠当代:意思是说虞世南广博的学问在当时无人能比。 考究典章,熙帝之载:考查古代的典章制度,使帝王能够治理国家。 乃缉礼乐,乃辟雍:于是整治礼仪、音乐,建立太学或辟雍。 文教肆行,维公之功:国家的教育、文化得到发展,全靠你的贡献。 【赏析】 这是一首咏赞虞世南的诗
注释: 1. 气盖三军 - 这个成语形容人气势非常强大,能够压倒所有军队。在这里,它指的是李临淮王的威严和领导力。 2. 威摄群将 - "摄"意为压制、控制。这句话意味着李临淮王拥有强大的威望,能够控制住其他将领。 3. 法令严明 - "法令"指规章制度,"严明"表示严格遵守。这句话表明他的政策和法律都非常严格和明确,没有人能够违反或挑战。 4. 莫我或抗 - "莫"是否定词
诗句释义: 1. "妖后乱唐,王祚欲绝。" - 解释:指代武则天(武媚娘)篡夺皇位,导致唐朝衰落。 - 关键词:"妖后"、"王祚"、"乱唐"、"王祚欲绝" 2. "批龙扼虎,几蹈祸烈。" - 解释:形容狄梁公在政治斗争中机智勇敢地对抗强大的对手,几乎陷入危险的境地。 - 关键词:"批龙"、"扼虎"、"蹈祸烈" 3. "拨乱反正,捧日再升。" - 解释:指狄梁公推翻了混乱的局面
【注释】 矫矫:刚健的样子。英公:指李英公,即李克用。料敌制变:料量敌人的情况,制定对策。抗:抵御。荡定海宇:平定天下。实多武功:实在有很多战功。孽:祸乱。基:根源。亏臣忠:辜负了臣子对国家的忠诚。 【赏析】 李英公(李克用)是唐末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的字,他为唐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因为与宦官发生矛盾,被宦官所杀。这首诗是对他的赞颂诗,赞扬他的武勋,同时也揭露了他所犯的错误。 “矫矫英公,为时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