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恩
焦桐遗制亦神奇,古音雅澹存依稀。 焦桐:指古代的乐器。也神奇:指这乐器的制作非常奇妙。 古音雅澹存依稀:古代的音乐典雅而深沉,虽然已模糊不清,但依然存在。 琅然一曲夜何其,霜清月白风凄凄。 琅然:形容音乐美妙动听。夜何其:夜晚是多么。霜清月白风凄凄:形容夜晚霜降、月色皎洁、秋风凄凉的景象。 繁弦急管方趋时,吁嗟若人莫可知。 繁弦急管:形容音乐的繁复和急促。方:正在。趋时:迎合时代潮流。吁嗟
襄阳为自古要地抚遗迹吊往事有怀七人焉因各赋诗一首 襄阳,古称襄樊,地处中原要地,自古以来就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这里的遗址、文物、古迹都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沧桑巨变。诗人在这里游览,感慨万千,不禁发出对往事的回忆和感叹。 诸葛武侯 诸葛武侯,指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诸葛亮。他以智慧和勇气闻名于世,被誉为“卧龙”。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大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白也真天才,变化如神虬
这首诗是一首赞颂李公完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其品行和节操的高度赞赏。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题大司空鹤山李公完名卷 造物靳全名,君子慎晚节。 颠冥利欲途,出处多玷缺。 我观鹤山翁,行志亦已决。 当其直道时,奸党共媒孽。 矫矫节乃见,知几保明哲。 其于视爵禄,何啻吹一吷。 皇心悯忠直,天语极谆切。 完名两大字,星日共昭揭。 云卧阅寒暑,甘心采薇蕨。 徵书复来朝,八座扬茂烈。 极知高世志
悲萱永怀挽郑秋官母 北堂有萱草,郁郁呈华滋。 西风动地至,一夕吹殒之。 荼毒游子怀,眼枯泪成血。 鸟啼白露零,中夜肠断绝。 凄凉旧缝在,零落机杼寒。 岂无牲鼎祭,不及生前欢。 河水向东逝,滔滔无休息。 此心明月如,达旦不改魄。 水亦有尽处,月亦有亏时。 思亲复思亲,一念无终期。 注释: 1. 北堂:北方的厅堂,常用来指妻子所在的家室。萱草:又称“忘忧草”,传说能让人忘却忧愁
【注释】 1. 陶翁:指东晋著名隐士、诗人陶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他崇尚自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经常以酒浇愁。 2. 反覆笔舌端:反复斟酌词句,推敲语言。 3. 沉酗:沉湎于饮酒。 4. 无量:无限,无穷。 5. 斯则有妙理:有了这个妙法,就会有奇妙的道理。 6. 立言:作文章或写言论。思久暂:考虑事情的长久和短暂。 7. 作戒度人已:制定戒律来教化他人。 8. 十诗酒八九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主题、写作背景及思想情感的把握,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组织失误,概念理解不准确,题目要求错误的修改不正确。 本题中,“名著中书省”指的是《资治通鉴》。“曾夸战捷还”,指作者曾经在中书省夸耀过自己的战功。“遗功尤未泯,末路已惊难”
襄阳是自古要地,抚遗迹吊往事,有怀七人焉。因各赋诗一首: 诸葛武侯 浩然亦高人,神思乃清朗。读书陋拘牵,制行喜疏旷。 赋诗妙天趣,力索不可彷。冲融大雅音,金石振遗响。 禁中遇天子,召对心所向。终焉意不合,归哉南山放。 译文: 襄阳自古以来就是战略要地,我在这里游览并怀念过去的事情。我想念的这七个人,都写一首诗来抒发感慨。 诸葛武侯:指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
迁居述怀 元亮昔徙宅,欲就素心人。 少陵善邻翁,饮酒契谊真。 我今来此居,非为卜其宅。 乾坤遘灾屯,海寇肆锋镝。 焚劫遍村墟,杀人乱如蓬。 我既衰且病,日处忧虞中。 缪为国大僚,乞休恬晚岁。 可以不赀身,乃为盗贼毙。 以兹挈妻孥,造次来城居。 城中土地贵,尺地寸金如。 避难且淡薄,而敢志宽美。 幸有此虚斋,犹堪便寝睡。 床头一编书,长日聊自娱。 薰风自南来,恍似游华胥。 风尘尚簸荡,人心尚忧惕。
襄阳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抚今追昔,吊古伤今。有七位友人,各自赋诗一首,以纪念诸葛亮这位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和诗人。 诸葛武侯(诸葛亮) 少陵诗之圣,浑浑元气通。 尚论制作盛,尽善如周公。 胸藏五车书,笔扫千军雄。 辉煌三礼赋,曾献明光宫。 平生用世志,自许稷契同。 摧颓值时难,坎轲悲途穷。 兵戈苦骚屑,黄屋当尘蒙。 崎岖走行在,饥寒迫其躬。 操觚赋时事,宇宙归牢笼。 勤拳社稷虑
杜甫昔逃难,年始届五十。 避寇移居入城:杜甫当年避难时,才刚刚五十岁。 而乃自云衰,奔走病缠骨。 而我七旬四,健步岂如昔:但自己却声称已经衰老,奔波劳碌导致身体生病。而我则七十五岁了,仍然健步如昔。 而亦婴祸患,仓皇事潜匿:但也遭遇到了祸难,只好仓皇躲藏起来。 我以二品归,岂甫坐贫戚:我以二品官的身份回来,难道是因为贫困和忧虑吗? 甫寓秦蜀地,万里苦行役:我在陕西、四川两地流浪,万里行走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