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堂有萱草,郁郁呈华滋。
西风动地至,一夕吹殒之。
荼毒游子怀,眼枯泪成血。
鸟啼白露零,中夜肠断绝。
凄凉旧缝在,零落机杼寒。
岂无牲鼎祭,不及生前欢。
河水向东逝,滔滔无休息。
此心明月如,达旦不改魄。
水亦有尽处,月亦有亏时。
思亲复思亲,一念无终期。
悲萱永怀挽郑秋官母
北堂有萱草,郁郁呈华滋。
西风动地至,一夕吹殒之。
荼毒游子怀,眼枯泪成血。
鸟啼白露零,中夜肠断绝。
凄凉旧缝在,零落机杼寒。
岂无牲鼎祭,不及生前欢。
河水向东逝,滔滔无休息。
此心明月如,达旦不改魄。
水亦有尽处,月亦有亏时。
思亲复思亲,一念无终期。
注释:
- 北堂:北方的厅堂,常用来指妻子所在的家室。萱草:又称“忘忧草”,传说能让人忘却忧愁,常作为思念亲人的象征。
- 郁郁:茂盛的样子,形容萱草生长得非常繁茂。
- 西风:秋天的风,象征着萧瑟和凄凉。
- 一夕:一夜之间。
- 荼毒:折磨、痛苦。游子:离家在外的男子,这里指的是郑秋官。
- 眼枯泪成血:形容因思念母亲而悲痛至极,眼中流泪以至于流血。
- 鸟啼白露零:鸟儿在早晨鸣叫,预示着秋天的到来,白露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意味着天气变冷了。
- 中夜:深夜之时;肠断:极度悲伤,以至于心肠都要断了。
- 凄凉旧缝在:旧有的针线被遗忘,象征着过去的时光已经过去,不能再挽回了。
- 零落机杼寒:织布机的梭子落下,发出寒冷的声音,比喻思念之情令人感到寒冷。
- 牲:指祭祀用的牲畜。鼎:古代的一种礼器,用于祭祀。
- 河流向东逝,滔滔无休息:河水不断地向东流淌,没有尽头。
- 此心明月如:我的心就像明亮的月亮一样,始终不变。
- 达旦不改魄:直到天亮都不会改变魂魄,表示永远忠诚于自己的信仰或者情感。
- 水亦有尽处,月亦有亏时:正如水流到尽头总会有枯竭的时候,月亮也有圆缺的变化。
- 思亲复思亲:思念亲人的心情永远不会有终结。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远方的母亲的深切怀念,表达了对母亲的无尽思念和哀伤。诗中通过描绘萱草的形象和秋风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诗句简洁而富有画面感,情感深沉而真挚。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思乡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母亲深深的敬爱与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