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亦高人,神思乃清朗。
读书陋拘牵,制行喜疏旷。
赋诗妙天趣,力索不可彷。
冲融大雅音,金石振遗响。
禁中遇天子,召对心所向。
终焉意不合,归哉南山放。
唐诗盛千古,公也李杜行。
布衣一时穷,高誉后人仰。
我来经故里,慨矣劳缅想。
鹿门当时月,依依汉江上。

襄阳是自古要地,抚遗迹吊往事,有怀七人焉。因各赋诗一首:

诸葛武侯

浩然亦高人,神思乃清朗。读书陋拘牵,制行喜疏旷。

赋诗妙天趣,力索不可彷。冲融大雅音,金石振遗响。

禁中遇天子,召对心所向。终焉意不合,归哉南山放。

译文:

襄阳自古以来就是战略要地,我在这里游览并怀念过去的事情。我想念的这七个人,都写一首诗来抒发感慨。

诸葛武侯:指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诸葛亮在世时,曾隐居在襄阳隆中,后来出山辅佐刘备建立蜀国,成为蜀汉政权的重要支柱。他一生勤勉治政,关心百姓疾苦,深受人民爱戴。他的诗歌才华横溢,被誉为“诗仙”。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哲理,对后世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注释:

  1. 襄阳为自古要地:襄阳是古代的战略重镇,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这里指襄阳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2. 抚遗迹吊往事有怀七人焉:抚摸遗迹,缅怀往事,思念这七位古人。
  3. 因各赋诗一首:因为怀念这七位古人,所以各自写一首诗表达自己的感慨。
  4. 诸葛武侯: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他以卓越的才智和忠诚的品德,为蜀汉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后人誉为“忠臣”、“智者”和“名臣”。
  5. 浩然亦高人:形容诸葛亮的人格高尚。
  6. 神思乃清朗:指诸葛亮的精神状态清晰明朗,思维敏捷。
  7. 读书陋拘牵:形容诸葛亮勤奋好学,不拘泥于传统观念。
  8. 制行喜疏旷:指诸葛亮行事果断,不受拘束。
  9. 赋诗妙天趣:指诸葛亮的诗歌创作具有超凡脱俗的意境。
  10. 力索不可彷:指诸葛亮的诗歌创作技艺高超,难以模仿。
  11. 冲融大雅音:指诸葛亮的诗歌风格庄重典雅,音韵和谐。
  12. 金石振遗响:指诸葛亮的诗歌能够引起共鸣,激发人们的情感。
  13. 禁中遇天子:指诸葛亮在朝廷上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用。
  14. 召对心所向:指诸葛亮在与皇帝的对话中,表达了自己坚定的信念和志向。
  15. 终焉意不合:指诸葛亮最终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感到遗憾。
  16. 归哉南山放:指诸葛亮最终选择了归隐,回到家乡。
  17. 唐诗盛千古:指唐代诗歌文化繁荣,流传至今。
  18. 公也李杜行:指李杜(李白、杜甫)的诗歌成就被后世人所敬仰。
  19. 布衣一时穷:指诸葛亮虽然身处平民阶层,但并不因此自卑,而是努力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
  20. 高誉后人仰:指诸葛亮的高尚品质和卓越才能受到了后人的敬仰。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诸葛亮的怀念之情的表达。通过对诸葛亮的赞美,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历史文化传承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对自我定位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