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铚
【注释】 ①梅花:又称“春梅”,是冬末春初开花的树种。因梅花瓣洁白,故有白梅、红梅之分。②半开:指梅花初放未全开时。③折赠:赠送。④五更:古代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一昼夜共分十二次,每五次为一更。⑤立马断桥西:在杭州西湖断桥边立马。 【译文】 年华老去,游子行踪不定,梅花盛开了,却无人欣赏,只好随兴而作。 梅花清馨,不忍离去,恋恋不舍的回头望一眼。五更时分,站在断桥西面,思念着梅花。 【赏析】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一段风烟笔下开” - 这句描述了一幅画面,风中飘散的烟雾和笔触勾勒出了一幅景象。这里的“风烟”可能意味着自然风景或某种氛围,而“笔下开”则表明这些景致是通过笔墨在纸上展开的。 - 注释:描述的是自然界的景象或是通过绘画技巧描绘出来的景色。 2. “小枝带雨思萦回” - 此句表达了一种细腻的情感,小树枝条上残留的雨水让人产生深深的思念。这里的“思萦回”形容思绪不断
墨君十咏 · 露叶 秀色娟娟自出尘,晓枝更带露华新。 清风一至如相语,从此开帘来故人。 诗句释义与赏析: - 第一句:“秀色娟娟自出尘,晓枝更带露华新。” 注释:这里的“秀色”是指树木或花朵的鲜艳美丽,“娟娟”形容其姿态优美,而“自出尘”则意味着它超脱尘世的繁华,有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清晨的树枝上挂着晶莹的露水,增添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诗句释义及赏析: - 墨君十咏·舞月 - 江楼月下夜闻歌:在江边高楼的月色之下,夜晚听到了歌声。 - 不奈忠州刺史何:这表达了诗人对刺史的某种情感,可能是不满或无奈。 - 轻袅腰肢更清峭:形容女子的身姿轻盈而优美,如同柳枝般柔软且挺拔。 - 柳枝何似竹枝多:通过比喻,指出柳枝不如竹枝那样繁茂或丰富。 译文: 在江边的高楼月下,夜晚传来了歌声。我无法接受忠州太守,因为他的行为让我感到无奈
墨君十咏 · 藏岩 小年轻别庐山道,林下微吟夜更幽。 影落人行半岩月,五更风露一山秋。 注释: 1. 小年轻别庐山道,林下微吟夜更幽。 - 小年轻别:年轻的诗人离开庐山的路径 - 林下微吟:在树林中低声吟咏诗歌 - 夜更幽:夜晚更加静谧、深沉 2. 影落人行半岩月,五更风露一山秋。 - 影落:影子倒映在岩石上 - 人行半岩月:人在岩石上行走,月光倒映在岩石上 - 五更风露一山秋:五更时分
墨君十咏 · 迸石 渭水侯多失旧封,平泉池馆乱来空。 青青石上何人赏,孤映暮山风雪中。 注释: 1. 渭水侯:指古代的皇帝或贵族,他们失去了原有的封地和权力,只能寄居在渭水边。 2. 平泉池馆:指古代的皇家园林,曾经繁荣昌盛,现在已经被废弃。 3. 青青石上:形容石头的颜色青翠,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4. 孤映:形容孤独地照耀着。 5. 暮山:傍晚的山,通常是指夕阳下的山。 6. 风雪中
注释: 零落斜枝雪未干,且垂薄暮护微寒。大都荣悴人情别,我为残英特倚栏。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于梅花的赞美,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 首句“零落斜枝雪未干,且垂薄暮护微寒。”描绘了梅花在傍晚时分的景象,梅花已经凋零,但依然挺立着,像是在保护着周围的环境。这里的“零落”和“未干”两个词,形象地描绘了梅花的状态。而“且垂薄暮”则描绘了梅花在这种状态下的姿态
【注释】 竹篱茅屋江郊路,未肯斗妆尘市间。 小朵飘零水风晚,又随残月落关山。 译文: 竹篱茅屋在江边郊外,不愿被世俗的尘土污染。 梅花花瓣轻轻飘散,在晚风吹拂下,落在了关山之巅。 赏析: 首句“竹篱茅屋江郊路,未肯斗妆尘市间”,诗人描绘了自己居住的环境,竹篱茅屋、江边郊外、尘土不染。这种环境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感觉,也反映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次句“小朵飘零水风晚,又随残月落关山”
注释: 同赋梅花十二题,半开。指《咏梅》中的十二首咏梅诗,其中第一首就是“梅雪争春未肯降”。 樽前旧厌繁多态,雪里曾嫌淡少情。酒席上厌倦那些繁复的形态,雪中又觉得梅花过于清秀,缺少生机。 何似天容开夜色,数枝寒玉转轻盈。又如天空中月光下那洁白的云霞,几枝梅花在夜色中显得更加清新脱俗,宛如轻盈的白玉。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对《梅花》十二首的一首。诗人以梅花自喻
【注释】 枝上:指梅花的枝头。淡烟笼白雪:形容梅枝上雪白花苞,朦胧如烟。高节助清真:高洁的品格可以增添梅花的清雅之韵。谢女:指唐代著名诗人陈师道之妻谢无逸的女儿,名清照。姿容别:姿容不同。迥出尘:高出尘世。 【赏析】 此词是作者咏梅之作,以梅花为友,借梅花来抒发作者的高洁情操。上片写梅花的洁白、清幽、孤傲,下片写梅花的纯洁、高雅,赞美梅花的品格和神韵,表达了作者高洁的人生理想。全词语言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