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祖望
甬上耆旧诸公诗集摭拾略具,独王丈麟友以流寓江都求之未得因以长句奉托 注释:甬上,指宁波。耆旧,年高而德望重的人。王公子,王麟友,字麟友,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元朝诗人,与杨载、范椁并称为“元季三家”,有《王麟友全集》。 残山剩水真无赖,破帽青衫孰与传 注释:残山剩水,形容国势衰败。孰与,谁与?孰,疑问代词。传,流传下来。 赏析:诗的开头两句,诗人对王麟友寄予深厚的感情。他称赞王麟友是年高德重之人
【注释】 临川先生:指周敦颐,字茂叔,道州人。北宋理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著作,为理学开山之祖。心疾:指疾病。昕夕:朝夕。怃然:失意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周敦颐写给友人的,诗中表达了他对友人近来身体欠佳的关切和担忧之情。 首联:“客自江上来者为予言临川先生心疾如故健忘更甚独有昕夕不置者予之近况也”。此句是说,客人从临川(江西南城)来,告诉我临川先生最近的身体情况,他患了心病
追哭林晴江太常 感君意气最真醇,不独交情泣鬼神。 直道抗言当世弊,孤根耻傍要人津。 谈禅王缙应挥座,顾曲周瑜肯共茵。 一出修门成死别,荒荒长恨竟谁陈。 注释: 1. 感君意气最真醇,不独交情泣鬼神。感:感慨;醇:醇厚;鬼神:指天地、鬼神。 2. 直道抗言当世弊,孤根耻傍要人津。当世:当代;抗言:直言敢谏;孤根:孤独的根;要人津:在众人中受到重视。 3. 谈禅王缙应挥座,顾曲周瑜肯共茵。谈禅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作者借题表达了对唐玄宗、李白等历史的追忆与感慨。 诗的原文如下: 题文待诏风木图 其一 春晖莫驻奈何天,几忆衡山泣血年。 妙墨飘零易代后,白云飞送二林前。 报恩应待崇公表,极目长怀越水阡。 最爱园中好丛木,清风时为拂炉烟。 译文: 春天的阳光不要停驻在天边,我常常想起衡山的泪滴年头。 妙墨已经飘散,朝代已经更迭,但白云仍在飞去送别二林。 报恩应当等待崇公的赞誉
安晚郑忠定王集世不可得仁和赵氏近购其诗七卷陈解元坊本也喜而抄之 注释:安晚,即郑安晚,南宋忠义大臣,以正直著称。王集,即《王氏文集》。 赏析:郑安晚是南宋的忠臣,他的诗文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之情。这首诗是作者在欣赏赵氏收藏的安晚王集时所作,表达了对安晚的敬仰之情。 梦溪师相本清才,可惜端平晚节乖。 纵使勋名惭涑水,肯教薪火坠迂斋。 注释:梦溪师相,即梦溪先生,指杨万里,他是南宋诗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追哭陶稚中太常(追悼陶稚中太常) 五湖音问久寥寥,渴欲相逢话久要。 注释:在遥远的五湖之畔,我对你的音信已经很久没有听闻了。我非常渴望与你再相见,有太多的话要说。 赏析:此句描绘了诗人对于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之情。“五湖”,泛指遥远的地方,如五湖四海,表达了诗人与朋友相隔遥远,音信不通的情况
我亦深嗟不造天,鲜民负疚自年年。 朅来水阁山窗下,惭对慈乌孝鲤前。 剩有遗容传旧德,更无好梦到新阡。 披图读罢空三叹,一片苍凉木末烟。 注释: 1. 我亦深嗟不造天:我也很感叹自己的命运不如上天的安排,无法达到理想的境界。 2. 鲜民负疚自年年:百姓们因种种原因而感到内疚和自责。 3. 朅来水阁山窗下:突然来到了水阁山窗之下。 4. 惭对慈乌孝鲤前:惭愧地面对慈乌(乌鸦)和孝鲤(鲤鱼)。 5.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高攀龙创作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鲒埼亭下对苍蒹,读易忙时且下帘: - 鲒埼亭:指作者在山中隐居的地方。 - 苍蒹(jiān):形容景色苍凉。 - 读易:指阅读《周易》或《易经》。 诗句表达了作者在山中读书的情景,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之情。 2. 敢道玉堂天上客,不如渔父泽中黔: - 玉堂:古代指朝廷中的官员住所。 - 天上客:比喻地位崇高的人
诗句解析: 1. 故光禄陈公士京遗集予求之二十年矣今春人日忽得其手稿喜而有作 - “光禄”是古代的一种官名,这里指的是陈士京。 - “遗集予求之二十年矣”表达了作者对陈士京的怀念和对文集寻找了二十年的情感。 - “今春人日忽得其手稿喜而有作”说明在春天的时候,作者偶然发现了陈士京的手稿,感到非常惊喜,并写下这首诗。 2. 逋叟风高汉管宁,半生心迹付沧溟 - “逋叟”指陈士京
【注释】暑雨将云变态多,冲泥得得此经过。花因信宿分荣落,人亦更番互啸歌。空槛坐来移酒榼,小舟撑出晒渔蓑。烟波别后应相忆,只恐尘埃负薜萝。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暑雨中游山时所作。首联写游历的路途艰险。颔联写游历中的所见。颈联写游历中的所闻所感。尾联抒发自己的感慨。全诗以游历为题,通过描绘游历过程中的艰难险阻、景物变化、人情世态以及作者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社会、自然的深刻体悟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