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遂
王遂的《读天宝诸公事 其一》是一首充满历史沉痛与深刻反思的诗作。下面将逐句进行释义,并附上必要的注释: 诗词原文: 当时群枉误朝廷,血染长安草木腥。 四罪不诛三宅去,依前肝脑是生灵。 注释解释: 1. 当时群枉:这里指的是当时的一群官员,他们因为某种原因而误国,导致了朝政的混乱和人民的痛苦。 2. 血染长安:描述了由于这些官员的错误决策,使得长安城的百姓遭受了巨大的灾难。 3. 草木腥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赏析能力。解答时,首先通读全诗,了解诗意;然后抓住关键语句,分析其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最后理解作者的情感。 舟中坐读鸢飞鱼跃,欲晦又明天外山:在船上坐着读书,看见天上的鸢飞鱼跃,天色将暗又见天边山峰。“鸢”,指鹰;“鱼”,“”指鱼鹰;鸢与鱼是古代传说中善于高空飞行的鸟。“鸢飞鱼跃”是说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欲晦”,指天将黄昏,天色渐暗,“明天外山”,即看到天边的山峦
【注释】 ①黄叔向(1048—1116):字元明,号东山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曾官太常丞,后辞官归隐,自号东山居士,著有《东山集》。永嘉(今浙江温州):古县名。 ②传闻:听说。长安:指北宋都城开封。 ③疏影寒香:形容梅花的枝干疏落而香气清冽。 ④檄羽风生:比喻朝廷用兵紧急时,军令如风般迅速传达。檄羽,指急报文书;檄,古代用以征召、调遣军队的命令。 ⑤鸱夷:即鸱(chī)鵞,俗称鹞鹰
诗句: ``` 马踏渭滨春草乱,鸟啼白帝夕阳深。 汉家浑是皇天做,渠是通天一寸心。 ``` 翻译: ``` 骏马在渭河岸边踩碎了春草,鸟儿在白帝城高处啼鸣到黄昏。 汉朝的皇帝全是上天所选,他们的忠诚之心犹如通天的志向。 ``` 注释: - 马踏渭滨春草乱:描述了马儿在渭河边践踏春天里的草丛,春草被马蹄踏得凌乱不堪。 - 鸟啼白帝夕阳深:描绘了鸟儿在白帝城的高台上啼叫,声音悠扬到黄昏时分。 -
【注释】 ①天宝:唐玄宗的年号,公元742年至756年间。②赴国:指入朝为官。③奸党:指当时权臣魏忠贤及其党羽。④老农:指作者。⑤时:有时。⑥难从:难以预料。⑦是非:对是与非的看法。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梦阳的《读天宝诸公事》中的第二首,诗中通过描绘当时的政治现象,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切忧虑和关注。 “忠贤赴国方忧北,奸党全身却落南。”这句诗的意思是说
扣舷:敲船帮。渊明:陶渊明,即陶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诗人,世称靖节先生。 扣舷细读渊明句,出听还疑是水神。 扣舷:指敲打船边。渊明:指陶渊明的诗。这句是说:我吟诵陶渊明的诗时,声音细微,仿佛有水神在听。扣舷:指敲击船边。渊明:指陶渊明的诗。这句是说:我吟诵陶渊明的诗时,声音细微,仿佛有水神在听。 江上只逢名利客,人间无复有斯人。 江上:指江河之上。名利客:指那些追逐功名利禄的人。这句是说
我们来逐句翻译这首诗。 1. 游公已去今安在,学步虚声过午清。 - 注释:这里指的是已经去世的游子,他的下落现在何处?学习着虚幻的声音直到下午时分才感到心绪清明。 2. 最喜高谈言太极,一轮放下月华明。 - 注释:最喜欢高谈论到太极的道理,一轮明月落下时,月光明亮如洗。 接下来是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对逝者游子的怀念以及对其言论的兴趣,表达了深深的哀思和对哲学的思考
注释: 五阳未决尚存阴,底先王卧竹林。 五阳指的是日、月、星、辰、巳,这里用来象征五帝或五行。未决则指尚未决断。阴,在这里表示阴间或阴曹。底先王指的是古代的贤明君王。竹林,是指隐居山林的人,这里借指隐居的人。 绝口不谈当世务,对天惟有格君心。 绝口不谈当世事,意即不谈论世俗之事。对天惟有格君心,意思是只有面对上天(神灵)的时候,才能表达对君王的忠心。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隐居之人的生活状态
【注释】 戏题胡淡庵谏和书后:戏作一首以赠胡淡庵。淡庵是作者的好友,曾任福建按察使。“谏和书”是指他因反对议和而写的奏疏。“岳家新宰士”,指岳飞。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当时被贬谪到潮州。“谢表”指岳飞的《乞斩刘豫等疏》。 溪翁死后谏书焚:指作者的朋友溪翁(指胡淡庵)死后,他的谏和书已烧毁。 和戎:和好。 【赏析】 本诗是诗人为友人胡淡庵所作。胡淡庵因上《谏和书》而被贬谪,这首诗就是为他送行的。
【解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绘的是一幅陶渊明与诸葛亮的图。首句点出两人都曾到过隆中;第二句说:二人心术高妙,其精微之至如日月之寒冷不可接近;第三句说:学了他们的学问,就再没有可以称道的了,任何一点微小的进步都是不可能的;第四句说:他们都是圣人贤人,连一点点的人力也是不允许的。 【答案】 译文 隆中气象接莘磻,心术精微日月寒。 学到圣贤无尽处,一毫人力不容安。 赏析 全诗以“陶、刘”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