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遂
这首诗是寄给刘后村(名克庄)王臞轩(名臞翁),诗中表达了诗人的志向和对故乡的感情。 寄刘后村王臞轩 君子仁柔义也刚,须知自胜乃为强。 书因雁断疑天远,诗带梅来特地香。 一鹗先从云外去,四鸿宁久橘中藏。 圣朝出处非无意,衣锦何由恋故乡。 注释: 1. 君子仁柔义也刚:君子应该仁爱温和,正义刚烈。 2. 须知自胜乃为强:要知道只有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者。 3. 书因雁断疑天远:因为书信被雁传失
注释与赏析: 1. 诗句释义与译文: - 会平江两倅六邑宰: “会”在这里指召集,"平江"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是指一个地方的官员。“两倅”是宋代的一种官职,类似于现在的副职。"六邑宰"则意味着有六个地方的行政官。这句话可能是在描述某个官员召集了平江和其他地方的官员们开会。 - 守令张官本为民,恫■无异切吾身: 这个部分可能表达了一种观点,即官员的职责应该是为民服务,而不是仅仅为了自己的利益
【诗句释义】 1. "会徐侍郎蔡提举":在聚会上遇见徐侍郎和蔡提举。 2. "初度曾同岁摄提:德虽不竞得年齐":我刚刚满三十岁,与徐侍郎年龄相同。虽然品德不能相互比较,但我们都达到了同样的年龄。 3. "徐卿鸾凤今标准:蔡令埙篪旧品题":今天的徐侍郎如同鸾凰般美好,成为了人们学习的榜样;而蔡提举则如埙篪般和谐,是人们所赞赏的。 4. "西府十连新眷遇:北园三径共提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全诗共六句,每句都包含了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意境。 首句“风挟潮头上,雷将雨脚俱”,描绘了一幅惊涛骇浪的画面。这里的“风挟潮头”形容大风卷起高高的海浪,仿佛要把潮头吹上天一样。而“雷将雨脚俱”则形象地表现了雷电与雨水齐发的景象。这两个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海上景象,为下面的描写奠定了基调。 次句“天应念民物,地得限江湖”,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百姓的深切关怀
中秋饮凤凰台上 天上十分月,人间一半秋。 笙歌传小寨,灯火认层楼。 酒怕初斟满,棋欣未了收。 分明浑似水,只是欠双鸥。 注释: 1. “天上十分月”:形容月亮非常明亮,仿佛是天上的十个月亮。 2. “人间一半秋”:指秋天的景色和气氛与人间相似。 3. “笙歌传小寨”:描述在小寨中听到笙歌声。 4. “灯火认层楼”:通过灯光可以辨认出楼上的人。 5. “酒怕初斟满”:担心酒被喝得太急太快
【注释】 无觅台城处:找不到台城的所在。 岿然却此台:巍然独立于这高台之上。 青山三面立:远处的青山环绕着这座山。 白鸟半天回:天空中飞翔着白色的鸟儿,它们在半空中盘旋。 有酒同僧上:和僧人一起登上高台。 无诗唤友来:没有诗可以呼唤朋友一起来。 谪仙骑凤去,应是叹时哉:李白骑着飞天凤凰飞走了,他应该感叹世事沧桑。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登高望远、寄情言志的情景。首联两句写景,“无觅台城处”
【注释】 夜宿梅山寺:在今浙江长兴西北。 逢晚秋:指秋天,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郊原带雨馀:郊外的原野上还残留着秋末的雨意。 禾收将有耳:指收割庄稼。 民病化为鱼:指百姓因饥饿而饿死成鱼。 阴沴何当扫,兵氛苦未除:阴气太盛导致天灾人祸。兵乱不止、国无宁日。 封事至公车:封章奏事,直达皇帝的车驾。 【赏析】 此诗写诗人夜宿梅山寺,看到晚秋景象,想到农民因饥荒而死去,以及战争造成的灾难
【注释】1、谒梓潼庙:到梓潼庙去拜访。2、黄檗泉:即黄檗山,在江西宜丰县西南,因唐代隐士黄檗而得名。3、神力:指黄檗泉水的神奇力量。4、熉黄(shǎn hóng)烛夜光:用蜡烛点燃后,火焰呈黄色,照亮了周围的一切。5、龙眠安旧隐:指诗人隐居在龙眠山上。6、萤冷:指萤火虫微弱的光芒。7、黄檗:指黄檗山的黄檗树。8、稻欲香:指稻田里的稻谷快要成熟,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怀诗
欲晦又明天外山,水边鸥鸟去复还。 流行尽是鬼神迹,妙处不在鸢鸟间。
忠贤赴国方忧北,奸党全身却落南。 祸福难从当世问,是非时有老农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