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传霈
许传霈,清道光二十三年生,上虞人,宦游杭州等地。 曾为东阳乡试考官(《一诚斋诗集》中有《襄校东阳县试卷事竣柬梓材》),嗜篆刻、擅金石考据,有诗名。 尝与汪苇塘、施衡甫(继常,曾考考证汉三老碑出土地)诸公结诗社,唱和不断,一时风流。 平生诗词汇为《一诚斋诗存》传世。 《海宁州志稿》其为原撰,于海宁地方史志有筚路蓝缕之功。 生卒年:1844-
进越河口入江南界矣,随书所见 其二 (乙丑(清同治四年,一八六五年,二十二岁))
遥指南兰陵,血战降强虏。 生聚悲十年,宫室尽禾黍。 白骨何累累,隐约随篙橹。 当春长荻芦,白日泣风雨。 世无滴血儿,何时安抔土
进越河口入江南界矣,随书所见 其三 (乙丑(清同治四年,一八六五年,二十二岁))
郊原有人耕,茅屋数椽治。 姑苏城不遥,渐有可人意。 冠盖喧金阊,笙歌集廛肆。 共欣物华鲜,已忘沧桑异。 舟送遗孑归,衢读劝农示。 大吏正招徕,流民何异地
伯兄由奉贤来松江连床三日 其一 (乙丑(清同治四年,一八六五年,二十二岁))
患难思骨肉,终夜不能忘。 梦去似相见,约略话连床。 嗟哉我兄弟,寥落参与商。 秦晋非谓远,道路阻何长。 昨朝系便鸿,裂帛寄衷肠。 晓闻啼好鸟,何期来远方
伯兄由奉贤来松江连床三日 其二 (乙丑(清同治四年,一八六五年,二十二岁))
谁不苦离别,反喜新把袂。 入门各自言,悲欢集斯际。 鬓发未全颁,重裘尽凋敝。 沦落本无家,沧桑经此世。 当头风木悲,抔土逾五载。 中庭悬画图,潜然欲流涕
伯兄由奉贤来松江连床三日 其三 (乙丑(清同治四年,一八六五年,二十二岁))
人生若朝露,溘忽不可留。 矧以弱鲁质,际此多难秋。 客地雅难乐,亲朋结良俦。 移我新浊酿,涤此无尽愁。 酡颜不久热,相对复何求。 富贵岂不愿,何以善贻谋
伯兄由奉贤来松江连床三日 其四 (乙丑(清同治四年,一八六五年,二十二岁))
偶得箧中书,昔日所雠校。 纸色殊苍黄,字迹忆年少。 物兮且容易,人能不抚吊。 清白永家传,酸辛闻母教。 无乃饥渴驱,来朝催孤棹。 不住夜潮流,东门凝远眺
抵家大水(乙丑(清同治四年,一八六五年,二十二岁))
一棹计归程,半月熟梅雨。 河梁碍舟车,羁旅愁闲阻。 家门拓地开,流水浸环堵。 解缆服窗棂,傍阶搁篙橹。 闻说撼海塘,昨决丈尺土。 翻潮入内河,浩瀚不得禦。 朝倾东家墙,夕淹西邻宇。 奥堂鱼鳖乡,城市蛟蜃户。 有客住高楼,招我我心许。 极目慨汪洋,郊原而江渚。 高田无豆麦,遑云插禾黍。 流民才赋归,又嗟空轴杼。 日暮遇相知,蹙頞从头语。 钱塘浪接天,靡烂尤荼苦。 松楸破鲸流,苍黔无鸠聚。
催妆曲 其一 (乙丑(清同治四年,一八六五年,二十二岁))
诵到周南第一篇,离乱仍得假良缘。 本来牛女是相识,小别人间十二年。
催妆曲 其二 (乙丑(清同治四年,一八六五年,二十二岁))
寻常嫁娶了初衷,地下应知笑语同。 新妇未谙慈母意,姑烧红烛话公公。
催妆曲 其三 (乙丑(清同治四年,一八六五年,二十二岁))
初试烹调入灶厨,荆钗裙布雅相须。 同侪操作同生母,妯娌还将姊妹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