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廷桢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作答时,首先读懂全诗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结合重点诗句来分析赏析即可。“担弛戴星,且共岑壁吟夜月”,意思是:我披上斗篷,驾着牛车来到京城应试,在考场内挑灯夜战,和同榜的学子们一起吟咏着夜晚的月亮;“文披垂露,便看玉笋坐春风”,意思是:穿着飘逸的长袍站在台阶上,看着一层层台阶像春雨中的竹笋一样茁壮成长,等待着春风中那一缕缕飘香
【注释】 科:科举考试。西京:指长安,唐代的都城。作人徵寿考:做一个人要被征召为官。徵寿考,征召为官。躔(chuán)逢南极:指太阳经行到南方的顶点。祥晖绚采接文昌:吉祥的光芒灿烂夺目,好像天上的文曲星一样。文昌,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又称文星。 【赏析】 此诗用典丰富,意境开阔。首句“科重西京”,点名地点,说明贡院大观门联是专为科举考场所制,突出了科举的严肃性
【注释】 罗珍:指科举中举者。星槎:指天上的星星(星槎本指船,这里借指天上飞来的星星),此处借指科举考试。左掖:指东门内,是皇帝召见大臣的地方。奎曜:指奎宿,二十八宿之一。奎宿在东南方向,故称奎曜。丽:美好。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贡院大门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科举考试的重视。首句“左席罗珍”,意为左边的座位上坐满了中举的人;次句“群仰星槎来左掖”,意为他们仰望着从天而降的星星,仿佛是从左掖门来的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戊茂协菁莪 - 戊茂: 指戊年茂盛,这里可能是用来形容旺盛的生命力。 - 协菁莪: “菁莪”指的是菁芜(一种草),常用来比喻学子或英才。此处可能表示学子们像菁芜一样茁壮成长。 2. 璧月圆时同寿宇 - 璧月: 璧通常指美玉,这里用来象征美好。月亮圆润时,常被用来比喻美好时光。 - 同寿宇: “寿宇”指的是长寿的地方,这里可能是祝愿所有的学生都能长寿。 3.
【注释】 恩被贤良:指皇帝对贤能的臣子给予恩惠。 听天语鸾衔:听,听取;听天语,即听从天命之言;鸾衔,传说中凤凰口中衔有玉书,象征圣旨。 朵殿丝纶承北极:朵殿,宫殿名;南北斗,古人以北极星为北辰。言帝命所下,犹如天上的北极星一样,永远不变。丝纶,诏书;承,接受、采纳。 科联甲乙:科举考试中,考生按成绩高低依次排列,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第四名为进士,第五名以下依次递减。
【注释】 门对南山:指考场的大门对着南山。太乙峰高:形容山峦雄伟壮丽。华国雄文争气象:比喻考场上学子们的文章如锦绣般绚丽,充满了气势。 恩迎北阙:指考试官迎接考生进入考场。长庚星朗:指北斗星明亮。作人雅化颂庞洪:指文章赞美贤德的人,歌颂国家繁荣昌盛。 【赏析】 此诗是贡院大门的楹联,表达了考生们对于科举考试的期待和憧憬。首句“门对南山,看太乙峰高”,描绘了考场的大门面对着壮丽的太乙峰
这首诗通过描述贡院监临堂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选拔贤能、选拔人才的期望。 注释: - 地镇中权:指的是大地承载着国家的政治权利和责任。 - 看露冕宣风:指的是天空中的云彩像皇冠上的冕旒一样,在阳光下闪烁。 - 玉鉴冰壶同朗照:指的是阳光如同镜子一样反射在清澈的水面上,形成了一道明亮的光路。 - 才登上选:指的是人们通过科举考试被选拔上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 听霓裳咏月
【解析】 本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考生首先要熟悉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题思想,然后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技巧等,最后进行评价。 此诗前四句是写贡院的精白堂联。函关在陕西潼关以东,玉关在甘肃玉门关以西,“萃两省人文”,指汇集了长安、洛阳两地文化人才。“珊网”为织成之纱网,这里指文士们所持的科举考试试卷。“手提珊网”形象地描绘出他们手持试卷,准备应试的情景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鉴赏,是诗歌识记和欣赏能力的综合考核。答题时首先读懂诗歌内容,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分析、判断、赏析。本诗是咏物抒情诗,诗人以贡院明远楼为对象,描绘了一幅“云里翚飞”与“月中舞羽”的美丽图景。其中,“地重棘闱”,“看云里”“翚飞”,表现了诗人对仕途的向往和追求;“轮圆桂殿”,“听月中”“舞羽”,则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答案】 ①“云里”“翚飞”
【注释】: 官要虚心,总得发伏厘奸,指做官的人要有一颗虚心的头脑,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须识我得情勿喜,意思是说,做官的人要知道自己的处境,不要因为得到什么就欣喜若狂。 民宜守分,若到违条犯法,可怜汝无路求生,百姓们应该安分守己,如果触犯了法律,那就只能任人宰割,无法自保。 这首诗是作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评论,表达了他对官场腐败和百姓生活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