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圣祖玄烨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用精炼的笔墨,描绘了贞观盛世的繁荣景象。全诗以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社会安定、文化发展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贞观时期的高度赞美和向往之情。 第一二句:春阳淑以嘉,流云洒几案。及此听政余,缣缃获披玩。“春阳淑以嘉”意思是说春天的阳光温暖而美好,“流云洒几案”的意思是说天上的流云洒落在案上。这两句写景抒情,渲染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气氛。“及此听政余”
升平嘉宴同群臣赋诗用柏梁体联句 睿谟典诰同洋洋。记神圣功臣职当。 琅函瑶版书焜煌。石渠高议芟秕糠。 日侍清禁研铅黄。愿言直节谨自防。 帝心勤民重农桑。具举细目恢弘纲。 诞敷文德四国匡。嘉禾既殖锄莠稂。 屈轶朱草纷两厢。封章问夜检皂囊。 拟将劲操坚苍筤。朝无阙事联班行。 千门燎火宵未央。升平高宴迈柏梁。 注释: 1. 睿谟典诰同洋洋:指的是皇帝的智慧和英明的决策,如同浩瀚无边的江河。 2.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全诗如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白日依山而尽,黄河入海流。这是鹳雀楼的第一句。白日落山,太阳依山而落,河水奔向大海。想要看得更远,就要再上一个台阶。 译文:太阳依傍着靠山的高山渐渐落了下去,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若想把视线千里迢迢地看得更远,那就要再登上一层楼了。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鹳雀楼上
注释: 登都城:登上京城,指游历京都。 仞:古代长度单位,一仞为八尺。 虎踞龙盘:形容地势险要,如同猛虎蹲踞、巨龙盘曲。 王气全:王气指的是帝王之气,这里指代皇帝的威严和权威。 车马往来云雾里:意思是说车辆马匹在云雾缭绕中穿梭来往。 民生休戚在当前:意思是说人民的忧乐安危都与当前有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都城景象的诗作。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都城的景象和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
【注释】 芳郊:美丽的郊野淑气:和煦的风气。扇、薄:吹拂,吹动 良节、嘉辰:美好的时节,喜庆的时辰 省耕:视察农事 夙驾:早起上路 羽卫:仪仗队 田间子:农夫 讥诃:责备 千耦:二牛为一组 二{畐}甫:指二牛一耕 蓘:除草用的木棍 恫瘝(dònghuì):百姓疾苦 赒(zhù)赐:施舍 泉府:古代国库名。 抚循:安抚慰劳 潦:雨水 挹器:舀水容器 无枯津:没有干涸 嗛(qiàn)愧:愧疚
病中偶尔问及工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徐元梦乃同学旧翰林康熙十六年以前进士再无一人矣率赋一律以遣闷怀 七旬彼此对堪怜,病里回思一慨然。 少小精神皆敝尽,老年岁月任推迁。 常怀旧学穷经史,更想余闲力简编。 诗兴不知何处至,拈毫又觉韵难全。 注释: 1. 七旬:指70岁。彼此对堪怜:相互同情。 2. 病里回思一慨然:在病中回想起过去的事情感慨万分。 3. 少小精神皆敝尽:年轻时的精神都消磨殆尽了
【注释】 己卯:宋徽宗的年号,公元1109年。南巡视河工:视察黄河的水利情况。回跸(bì):皇帝的车驾返回宫室。 行遍江南水与山,柳舒花放鸟绵蛮。 行遍江南水与山:走遍江南的河山,指在江南巡视。柳舒花放:柳条舒展,花朵开放。指春天的景象。 绵蛮:指春草茂盛。 明朝又入邳徐路,凤阙龙楼计日还。 明天就要进入邳州、徐州的路,皇宫中的宫殿也指京城汴梁。凤阙龙楼:指皇宫,汴梁是北宋的都城
战马初间甲士欢,挥戈早已破楼兰。 注释1:战马刚披上铠甲,战士们就欢呼雀跃。 挥戈早已破楼兰:挥舞着长矛的将士早已将楼兰攻破。 注释2:楼兰是古代西域国名,这里指古楼兰国。 弥天星斗销兵气,照彻天山五月寒。 注释3:星光灿烂地布满天空,消弭了兵器杀气,照耀着天山,使五月的严寒都消失了。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胜利后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首句“战马初间甲士欢”
这首诗是明代文官杨士奇的作品,名为《喜雨》。诗的前四句写诗人对丰收的期待,第五句到第八句写诗人面对歉收的无奈和自我安慰,最后两句抒发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的感慨。 译文: 我期盼丰收,如同我期盼幸福一样; 丰收与否,全凭天意,我不能自我安慰。 如果丰收,那么千村万村都庆祝, 如果歉收,那么一天晴朗一天阴暗。 普天之下的百姓难以同时得到丰收和歉收的痛苦,
注释: 1. 无锡小民以羔羊惠酒争献御舟笑而遣之:无锡的小民们用羔羊和酒来敬献皇帝的船,皇帝却因此笑而让他们离去。 2. 自昔君门隔九阍:自古以来,皇帝的门禁严密,就像九重宫门。 3. 如何草野得攀援:我们这些生活在民间的人,怎么能有机会去攀附皇帝呢? 4. 多因爱此元元切:因为我们对皇帝的爱,就像对百姓的关心一样深刻。 5. 忘分公然学负暄:忘记了自己的地位,公然模仿皇帝的样子晒太阳。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