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虚中
注释:有人在问南方的客人,为何要为山野生活而赋诗?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自述其隐居山林的生活态度。诗人在回答“有人若问南冠客”时,表明自己虽然身处乱世却心安理得,因为自己没有做官,所以不必去迎合朝廷,也不必去追求荣华富贵。接着他又以西山为背景,描写了隐居者悠然自得、淡泊名利的生活状态。最后,他以赋诗来表达自己的志趣与情感。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世俗纷争的不屑一顾
郑下赵光道与余有十五年家世之旧,守官代郡之崞县闻余以使事羁留平城,与诸公相从皆一时英彦,遂以应举自免去驾短辕,下泽车驱一僮二驴,扶病以来相聚凡旬日而归。昔白乐天与元微之偶相遇于夷陵峡口,既而作诗叙别,虽憔悴哀伤感念存没至叹泣不能自已而终篇之意盖亦自开慰。况吾辈今日可无片言以识一时之事邪?因各题数句而余为之叙,夜将半各有酒所语不复锻炼要之皆肺腑中流出也 穷愁诗满箧,孤愤气填胸。 脱身枳棘下
诗句:庭下养三鸳鸯忽去不反戏为作诗,先生久忘机,为尔虞矰缴。 译文: 庭下有三只鸳鸯正在悠闲地觅食,忽然之间它们全部飞走,不再回来,这让我想起了古人的一首诗。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他就是宋代的宇文虚中。宇文虚中的其他作品包括《春日偶成》《秋夜月下独酌》等,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美,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诗意。 注释: 1. 庭下三鸳:庭院里有三个鸳鸯。 2.
【解析】 这是一首五绝诗,写诗人自燕山归来,在故人面前,感慨自己的身世和人生。首联“燕山归来头已白,自笑客中仍作客”是说诗人回到故乡,看到自己满头白发,不禁自嘲地说,我在客中生活,仍然如同在外乡一样。颔联“此生悲欢不可料,况复吾年过半百”,意思是:我的一生的喜怒哀乐是不可预料的,何况我已经到了半百之年。颈联“故人惊我酒尚狂,为洗瓶罍贮春色”的意思是:老友惊讶我还保持着豪放的性格
【解析】 题干要求“赏析”本词,实际上就是分析这首词的艺术特色。 (1) “疏眉秀目”“宣和妆束”,是写女子的容貌。“飞步盈盈”写出了女子轻捷矫健的身姿。“举世知”三句,点明女子身份。“宋室宗姬,秦王幼女,曾嫁钦慈族”,是说这位女子是宋朝皇室的公主,又是秦国的一位王族女子,曾与钦宗皇帝结过婚。“干戈浩荡,事随天地翻覆”,是说国家正处于动乱中。这里,词人用典,以秦穆公女儿弄玉吹箫引凤的故事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正确理解诗歌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来回答。此题要求对这首诗逐句释义。解答时可结合全诗理解诗意。 迎春乐:即《立春词》,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双燕钗头舞:化用唐代诗人杜甫的“双燕飞来垂柳边”(《立春偶成二首》)之意,描写立春时节燕子双双飞舞的情景。人间:人间世上,这里指人世。故国:故乡。莺:黄莺,这里比喻美好的女子。花:这里借指春天
译文: 祖皇的剑三尺长,它从素灵中断开了王迹。自从武库飞出后,化作文星照东壁。夫君怎能得此龙泉?秋水湛湛浮青天。夔魖奔喘禺强护,中夜跃出光蜿蜒。拄颐櫑具男儿饰,弹铗长歌气填臆。嶙峋折槛霁天威,将军拜伏奸臣泣。龙泉尔莫矜雄铓,不见鸟尽良弓藏。会当铸汝为农器,一剑不如书数行。 注释: - 古剑行:古代的一种诗歌体裁。 - 公家:指国家或朝廷。 - 提:举起。 - 素灵:指宝剑本身。 - 中断:中断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形象、评价作者观点态度、探讨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的题干是“赏析”,然后根据题干的提示圈画诗句。在圈画的过程中要关注诗眼,即能体现诗歌情感的关键语句和词组。最后分析关键词语的作用。 1.首联“西风萧飒百草黄,南斋白菊占秋芳”:秋风瑟瑟吹落了百花,只有南斋的白菊独自散发着清香,傲然地占尽了秋天的芳香。 2.颔联“主人好事不专飨
【注释】: 汝琴莫作归凤鸣,汝曲莫裁白鹤怨。 明珠破璧挂高城,上有乌啼人不见。 堂中蜡炬红生花,门前绀幰七香车。 博山夜长香烬冷,悠悠荡子留倡家。 妾机尚馀数梭锦,织恨传情还未忍。 城乌为我尽情啼,知道单栖泪盈枕。 【译文】: 你弹奏的琴不要像归去的凤凰那样鸣唱;你的曲子不要裁出白鹤那样的哀怨。 明珠破碎了挂在高高的城墙上,上面住着乌鸦,但看不见人。 烛火摇曳,照亮了室内,映出了窗外的花
未厌平生习气浓,更将馀事训儿童。 鲁论二万三千字,悟入从初一句中。 注释:没有厌倦平生的不良习气,更把教育儿童作为次要的事情去做。学习《论语》,领悟到“从心所欲”一句话的含义。 赏析:这首诗是颜元创作的《时习斋》,表达了他的教育理念和人生态度。《时习斋》是颜元在清初时期所创建的书房名称,他提倡“习动”“实学”“习行”“致用”的教育理念,强调通过实际行动和实践来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