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敏
注释 秋事:指秋天的景致。无端:没有缘由,无缘无故。剩暮蝉:黄昏时树上鸣叫的知了。王孙:贵族子弟;贵族的子孙。芳草:芳香的草。倍凄然:更觉凄凉。近来:近日来。心意:心思、意愿。凭谁问:向谁询问。菜烟:炊烟。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秋天傍晚时分看到的情景和感受。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前两句是写景,后两句是抒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感情真挚细腻,意境深远含蓄,耐人寻味
【注释】 ①王园:即王氏花园,位于苏州城东北。 ②摘菱菰(líng guǒ):采摘菱角。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元贞初年(1295),时诗人在杭州任行省郎中期间。此诗是作者对王氏花园旧游的怀念之作。 首联“云烟疑入辋川图,细雨斜风兴更殊。”起句以想象之笔,将眼前的景色与王氏花园中的景色相比拟,仿佛是一幅画境。颔联“记得王园溪水外,踏泥手自摘菱菰。”则具体描绘了当年踏青赏春的情景
诗句释义 1. 谁言壮士不病疟:谁说壮士不会得疟疾?这里的“壮士”指古代的勇士,而“疟疾”是一种因感染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常在夏季流行。此句表达了一种对英勇战士也会患病的同情和理解。 2. 汉大将军寒栗作:汉朝的大将军(霍去病)在寒冷的环境中发抖。这体现了将军面对严寒时的恐惧和不适。 3. 又闻明德重君子:听到有德行的人看重君子。这里的“明德”可能指的是道德高尚的人,他们重视品德而非仅仅武力
注释: 1. 双鹭在水边洗澡,它的羽毛沾着水珠,像披上了一层霜,显得格外清秀。 2. 秋天的池塘上弥漫着烟雨,就像它们在相互和鸣。 3. 我欣赏它们站在蓼草岸边,沙滩上的小洲上。 4. 它们不喜欢在波涛汹涌的地方活动。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双鹭在秋塘上洗澡、和鸣的生动描绘,表达了对它们的欣赏之情。诗中没有使用华丽的词语,而是以平淡的语言,勾勒出了双鹭的形象。同时
诗句释义: - 才题菊便说渊明:指刚刚题写了《秋菊有佳色》这首诗,就称赞陶渊明的风韵。 - 风韵陶家未便争:指与陶渊明相比,他的诗风并不逊色,没有必要去争辩谁的诗更胜一筹。 - 何似凯亭多高致:指与张凯亭相比,张凯亭的诗更有高洁的境界。 - 自将晚节谱秋英:指自己将晚年的诗歌,像秋天的菊花一样美丽动人。 译文: 刚写完《秋菊有佳色》,就开始夸赞陶渊明的风骨。 在诗坛上,我与陶渊明的风韵不相上下
``` 健笔崚嶒神俊姿,风霜素练倍离奇。 高飞应有云霄路,托足何劳借一枝? 注释:用雄健有力的笔触描绘出鹰的英俊姿态,风霜与素练交织在一起,显得更加奇特。高飞时应该有云霄之路,何必依靠树枝呢? 赏析:这首诗是清朝诗人敦敏的《题凯亭写意十二册 其三 鹰》。诗中以雄健有力的笔触描绘了鹰的形象,展现出鹰的神威和独特魅力。诗人通过对鹰的赞美,表达了对自由和独立精神的追求和向往。同时
郊南一带雨痕斜,烟柳轻飏绿水涯。 记得桥南沽酒路,村篱篱畔露桃花。 注释:郊南地区在下雨之后,雨水的痕迹斜斜地映照在水面上,细长的柳枝轻轻飘扬。我记得在桥南有一个可以购买美酒的地方,那里的篱笆旁边开满了露水的桃花。 赏析:此诗是诗人回忆过去在郊南地区与朋友相聚的情景,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画面。全诗通过描写雨后的郊南景色,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注释: 野溪新涨碧烟澄,形容小溪在雨后的新涨的景色。 蓑笠农家也学罾,指农家人用渔网捕鱼的样子。 记得柳堂春水阔,指的是春天柳条长得很茂盛,河水很宽。 竹楼小雨话禅僧,是指在竹楼中,与禅宗僧人一起谈论佛法的场景。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风光图。诗人以清新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田野上的溪流、农民和僧人的生活,表达了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
枇杷 馋口无端见一枝,筠圆几簇荫披离。 金丸嬴得琼浆味,忆杀江南五月时。 赏析: 首句“馋口无端见一枝”描绘了作者无意间看到一枝盛开的枇杷花,心生贪恋之情。颔联“筠圆几簇荫披离”则形象地描绘了枇杷树繁茂的景象,枝叶交错形成遮阴,营造出一种静谧和谐的氛围。颈联“金丸嬴得琼浆味”通过比喻手法,将金黄色的枇杷比作甜美的果实,暗示其口感之佳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清流细声悠扬,独自依依,我不羡慕临渊问钓矶。 面对山泉坐而听之,不觉日已西下,山中苍翠扑衣。 注释: 1. 倚石听泉:坐在石头上倾听泉水的声音。 2. 细响:声音细微。 3. 独依依:独自依依,形容水声清脆悦耳。 4. 不羡临渊问钓矶:不羡慕临近深渊去钓鱼的渔人。 5. 坐对寒泉不知晚:坐着对着寒冷的水音不觉得天已晚。 6. 满山苍翠扑人衣:满山的青翠扑在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