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伯雨
【注释】 感古二首:作者在《题画·感古》一诗中曾说:“感旧诗成多惨淡,感今诗成只平平。”这里所选的《感古》诗就是作者在感旧时写的。指鹿奸谋:指用马鹿代替羊祭祀。“指鹿为马”原出于《史记·秦始皇本纪》,是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自以为“德兼三王,功盖五帝”,于是大修驰道,并规定车轨宽六尺。他命令赵高作一个石碑立于路旁,上面刻着:“小车、驾马、载兵、载政”。石碑立好以后
诗句解析 1 “独坐”: 描述一个人独自坐着的状态,可能表达了沉思或孤独的情绪。 2. “得丧荣枯事”: 指人生中的得失、荣辱、兴衰等事情,反映了对人生变迁的淡然态度。 3. “悠悠过耳风”: 形容声音轻缓,如同飘过的风吹过耳朵,比喻世事如风般轻轻掠过,不带来太大的影响或改变。 4. “此身犹是幻”: 表示自己的存在像是梦幻一般,强调了生命无常和虚幻的本质。 5. “何物不为空”:
诗句释义: 一言借谕资钟会,意在张华亦已深。 大意是说:用一句话来启示(或点拨)钟会,其目的是深远而深远的,就像对张华那样深刻。 译文: 我通过一句话启示钟会,他的理解程度已经很深了。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言辞和理解的深度有着极高的追求。首先,“一言”指的是一个简短的句子或者一个词,而“借谕”则意味着通过这句话来启发或点化。这里的“资钟会”可能是指通过这句话去引导或启发钟会
注释: 自叹:感叹自己。 当年:以前。 言路:指御史台,也泛指朝廷的谏议官、监察官等。 逡巡:犹徘徊,犹豫不决的样子。 白简:古代一种记事用的小竹简,这里借指御史台的公文。 青蒲:即青布,代指百姓。 半斥炎荒:一半被贬到边远荒凉的地方。 半除籍:一半被除名。 绅:同“搢”,插在朝服前的一种礼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发感慨的诗。作者通过回忆过去担任御史台官员时,曾经直言进谏,反对皇帝的各种行为
注释: 茅草屋檐没有风,傍晚的微风轻轻吹拂。独自面对着炉烟,枕头半边倾斜。只有多情的沙洲上的月亮,仍然在青琐门前照射人。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晚景的小诗,描写的是诗人独自面对炉烟,枕着半欹的枕头,看着月光照在青琐门上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独对炉烟枕半欹"一句,写自己孤寂无聊之状。"惟有多情沙上月,依然青琐照人时"两句,则是写自己孤独中的慰藉。"多情"一词用得极妙
扫地焚香开竹扉,轻烟郁郁闲朝晖。 却思昔日延和殿,对罢曾携满袖归。
茅檐不动晚风微,独对炉烟枕半攲。 惟有多情沙上月,依然青琐照人时。
一言借谕资钟会,意在张华亦已深。 大抵知言由养气,可怜晋武有蓬心。
狼山青青迹已陈,惟馀楼阁向南薰。 蓬瀛气象群峰在,吴楚封疆一水分。 野色西南平接日,潮声东北怒穿云。 登临更有超然兴,回首尘埃不足云
宋眉州眉山人,字德翁。 任孜子。 登进士第。 累官左正言,上章弹击章惇、蔡卞。 徽宗建中靖国初,反对调和元祐、绍圣两党,言君子、小人不能并进。 又论弃湟、鄯州,以安边息民。 居谏省半岁,凡上一百零八疏。 大臣畏其多言,改权给事中。 将劾曾布,布觉之,徙为度支员外郎,寻知虢州。 崇宁间,编管通州,移昌化。 谥忠敏。 有《春秋绎圣新传》等。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