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槔
注释: 鸣蜩初歇树犹阴,黄菊红榴色转深。 秋蝉刚刚停止鸣叫,树木依然郁郁葱葱;黄色的菊花,红色的石榴花,色彩更加深沉。 管领秋风有今日,留仙群称辟寒金。 今天能够享受这凉爽的秋风,真是幸运;就像仙人一样,我们也能享受到这清凉的秋风。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诗。诗人通过观察和想象,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氛围。 "鸣蜩初歇树犹阴,黄菊红榴色转深" 描述了初秋时节,蝉声已经停止,但树叶仍然郁郁葱葱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以及理解诗句含义。解答此题时,要通过读题目要求,了解本题考点,读懂诗的内容,然后结合注释,理解诗意,体会情感,并据此分析作答,要注意语言通顺。 第一句:拂拂朝霞到客舟——拂拂,轻轻的样子,这里形容朝霞的轻盈和柔和。 第二句:苦疑雨意在鸣鸠——苦,同“姑”,委婉地,此处指苦苦地、深深地。 第三句:好峰天半元相识——好峰,指庐山;天半,天空一半;元,同“远”。
梦好山晴晓不知,船边今日见须眉。 向来快写昆仑地,元有薰风绿尽时。 注释: 《舟次鼋湖阻水因由董山》是宋代作者朱槔的诗词作品。本诗描绘了作者在梦中梦见喜欢山晴知道不知道,船今天看到眉毛边。刚才快写昆仑地,元有薰风绿色尽时的所见所感。其中,“梦”表示梦境或想象中的情境;“山晴”指山色晴朗;“晓不知”意味着早晨醒来时仍然感到迷茫;“船边今日见须眉”描述了作者在现实中见到自己的形象
【注释】 向年:去年 三山:泛指福州一带,因闽江口有三山,故称。 和人韵:即应人诗。 两绝:指“延和”和“和人”的两首诗。 【赏析】 这是一首和诗,是作者在福州时,应友人之请写的两首七绝诗中的第二首,与第一首“延和”遥相呼应,以抒发诗人的情怀。全诗意境清新,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首句“春风一梦收桃李”,是说春天来了,桃花李花盛开了,像一场大梦一样,不知不觉地就结束了。这里用了一个“收”字
【注释】 春寒:指春天的寒冷。系舟:把船拴好。楚山:指楚国的山,这里指江南一带的山。浏浏:形容雨点打在树叶上的声音。削迹:指隐居、不问世事。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早春景色的诗。开头两句写江南早春气候寒冷,人道早春已至,却仍寒风凛冽,人们不得不将小船系住,以防受冻,同时暗示着早春之寒。 “楚山一夜雨浏浏”,是说江南一带的山,昨夜下了一场大雨,雨点打在树叶上的声音,犹如击鼓一般
秋日 簸弄天风发彩凉,西河一笑问吴刚。 借君玉斧烦轻手,留取个中秋影香。 注释: 簸弄:拨弄,玩弄。 彩凉:五色缤纷。 西河:指黄河,也泛指黄河以西地区。 吴刚:相传为月中桂树的伐树人,因羡慕嫦娥而不得团聚。 玉斧: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奇的武器,能砍断一切事物。 烦:请求。 轻手:轻轻用力。 个:代词,你。 中秋:即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赏析:
“清浅弯环绕故墙,一身将影理残妆。”这句诗描绘了一座旧墙在清浅的水环绕之中,诗人的身影映照在残破的妆容上。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解读: 1. 首句解析 - 诗句原意:清浅的弯曲小径围绕着古老的城墙,诗人的身影在水中投下长长的影子,仿佛在整理着残败的妆容。 - 关键词分析:“清浅”和“弯环绕”传达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故墙”则暗示了历史的沉淀与岁月的侵蚀。 - 背景赏析
【注释】: 鼋湖:古地名。在今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城西。董山:即董源,字叔度,号北苑,南唐后主李煜时任中书侍郎、太子少师,工诗文,擅画山水,与荆浩、关仝、范宽同称“四大家”。 【赏析】: 《舟次鼋湖阻水因由》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煜的一首七绝。这首诗是作者在舟行途中,由于遇到江水暴涨而被迫停泊于鼋湖时,写下的一首诗。此诗以“苦恨”二字领起,写自己因水势汹涌而感到的无奈和痛苦。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注释】: 元英折惠柚花:元英,即元稹,唐中期著名诗人。惠柚,指柚子。 白玉繁花五叶芳,春风吹尽洞庭霜。 白玉繁花五叶,指柚子的果实,五片叶子是它的果皮。五叶芳,指五种不同的香味。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风也渐渐变得温暖。 河西道眼分明处,识破此中知见香。 河西道眼,指在黄河以西的地方,也就是今天的陕西和甘肃一带。道眼,佛教用语,指佛性或本性。识破此中知见香,意思是识别出这些香味来自柚子的果实。
向年舟自三山上,延平、和人韵两绝诗。 春江一月困扬舲,醉梦无人与唤醒。 欲识故交金石处,相逢诗里眼犹青。 注释:向年舟自三山指的是诗人在延平时所作。扬舲指扬帆远航。延平即延平郡,今福建延平县。 欲识故交金石处,相逢诗里眼犹青。 要寻找那些像金石一样的老友,却只能在相逢的诗歌中感受到他们的眼睛依旧明亮如初。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庄的作品。诗的前两句“向年舟自三山上,延平、和人韵两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