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云岫
寄我新诗富且优,松涛二十里飕飕。 老来自觉舌头短,每见长篇不敢酬。 注释与赏析 1. “寄我新诗富且优”: - “寄我”表示诗人收到了某位朋友(或宗藏主)的新诗,而“新诗富且优”意味着这首诗内容丰富且优秀。 - “富且优”强调了诗歌内容的丰厚和艺术价值高。 2. “松涛二十里飕飕”: - “松涛”指的是远处的松树林发出的风声,通常代表一种宁静、深远的氛围。 -
寄西野先生 - 旧知重逢,六年相聚相忘 1. 旧友重逢,六年未见 - 西野先生,旧时朋友 - 六年时光,未变初心 2. 相聚时光,彼此不相违 - 相聚共度,岁月静好 - 不弃不离,友谊长存 3. 闲庭信步,回忆松根石上 - 漫步山间,回忆往昔 - 松根石上,岁月痕迹 4. 君子如玉,当今更显真章 - 君子风范,品德高尚 - 当今之世,更显其珍贵 5. 赏析与评析 - 诗作赏析,品味人生哲理 -
长翁留得灵苗别,不似将禾唤作禾。 腊雪喜呈三度白,丰年谶在象田多。 注释: 1. 长翁:指作者的友人或者知己;留得:留住了;灵苗:指稻谷,比喻人;别:离别;不似将禾唤作禾:不像把稻谷叫成麦子;2. 腊雪喜呈三度白:腊月的雪花像银白色的棉絮,又像是一片片鹅毛飘落下来;3. 丰年谶在象田多:丰收的预兆在象田(即农田)里就有很多。谶是古代一种迷信,意思是通过一些征兆来预测未来的吉凶;多:多的意思。赏析
诗句解析: - “千家山里阿爹坟”:这一句描述了位于山里的阿爹坟墓,表达了对父亲的深深怀念和敬仰。 - “遥想年深草木昏”:通过“遥想”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以及因时间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的草木景象,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模糊。 - “山外潮回南水上”:描绘了山外的潮水涌动,以及潮水带来的宁静与深远。同时,“南水上”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地理位置或方向,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 -
【注释】1.竹所温:竹的清冷之气。2.府教:官府教育。3.君子居之何陋有:君子居住的地方有什么简陋呢?4.清虚冷澹:形容清幽淡泊的境界。5.最深幽:最深的幽深境界。6.鞭头:马鞭。7.龙孙:小龙。8.出头:长出。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借竹以喻人。首句“竹所温”三字,表明诗人赞赏竹子的品格高洁,并以此自比。后两句则从另一个角度写竹。竹性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但终年常在寒风中摇曳
【注释】 曾:曾经;铁网:用来捕鱼的工具,这里指渔网。沧海:大海;莺脰(zhōu)湖:即莺脰洲,位于今江苏吴江县东。轻借看:轻轻借来观赏一番;十分光彩照吾庐:十分的光彩照耀着我的住所。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赞美渔人善于捕捉海中珍宝,并以此自诩。首句“曾携铁网入沧海”是写自己的壮举。诗人以“铁网”为喻,形容渔人在海上捕捞时所用的一种捕鱼器,其形状像鱼网,用钢铁制成,可以捕捉到各种鱼类
寄象山延寿无象和尚 瑞云山里善知识,道在东南海上行。 擂鼓转航容易事,秋风八月大潮生。 注释: 1. 瑞云山里善知识:指瑞云寺里的一位善知识,即修行者或高僧。 2. 道在东南海上行:指修行的道路如同东南方向的大海一般宽广和深远。 3. 擂鼓转航容易事:比喻修行的过程就像调整船只的帆篷一样简单。 4. 秋风八月大潮生:秋天的风声和海浪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壮观的自然景观。 赏析:
【注释】 我栽:我种植的。苦瓠:苦瓜,一种带苦味的蔬菜。甜瓜:葫芦科植物,果实有甜味。 自:自然地 海边:沿海地区。别:不同。 讹:错误。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对智门和尚所植瓜果与自己所种苦瓜的不同感受和看法。诗以“我”与“君”相对,表明两人身份地位悬殊。开头两句是说:你种的是甜瓜,结果味道更苦,可见种子本身并没有问题。但第三句却指出:“自是海边风土别,不因种子得来讹。”这一句是说
【注释】 乾:指唐高宗李治,字乾。 侯头:指侯景之乱。 归宁志:回家省亲的意思。 禁:抑制。 【赏析】 此诗首两句写父亲德高望重,但自己却未能如愿以偿。后两句写自己未遂回家省亲的心愿。表达了对父亲的敬爱和思念之情。全诗句句有韵,声调和谐优美
注释: 何必由他不必传,只图无事过年年。 译文: 何必要由他去传播呢?我只要过得安宁愉快地度过一年又一年的岁月就好。 谁知一枕难成梦,落日春山树树鹃。 译文: 谁知道,这一夜的梦竟如此难以实现?夕阳下的春山里,树上栖息着杜鹃。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的田园诗。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他认为,与其让外人去传播他的故事,不如自己过得安闲、自在,过好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