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云岫
这首诗是诗人对栯堂和尚的一首诗进行和韵之作。首先,我们来逐句解析这首诗。 1. 万籁无声月满山:这句诗描绘了夜晚的宁静景象。"万籁无声"意味着四周非常安静,没有其他声音干扰,而月亮高挂在天空中,月光洒满了整个山脉。这里的"无声"和"满山"都是突出静谧的氛围。 2. 看时容易入时难:这句诗表达了一种难以把握的感觉。字面意思是在欣赏这静谧美景的时候很容易做到,但要进入这种状态却很难
【注释】 会法眷:佛家用语,指佛法。 泽藏主:即藏主,佛教用语,指修行人。 话尽艰危:话尽,言尽。言尽艰危,指说尽了艰危。 到夜阑:到天黑时。 灯花:元宵节燃灯猜谜时,用灯火的爆声来表示答案正确。 须发因愁易得斑:须发,即头发和胡须。因愁得斑,指忧愁而使须发变白。 【赏析】 《送舍利子归日本》一诗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在这首诗中对友人舍利子作了高度的评价与称赞。 前两联写舍利子在佛法中的功德
这首诗出自宋代杨万里的《题紫石禅房小池》。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第一句“窗前凿破十尺土,海底潜通百斛泉。”描述了窗户前的墙壁被挖去十分之五,形成了一个池塘。这里的“十尺土”和“百斛泉”都形容了池塘的规模之大。 第二句“柳絮化萍飞不到,眼头赢得片青天。”则表达了作者对这片池塘的喜爱之情。他想象着柳絮在风中飘散,最终落在池塘中,但因为池塘太小,无法容纳更多的柳絮,只能让它们漂浮在空中
【译文】 松菊清香满旧篱,借人屋住不如归。 胸中岂是无韬略,袖手棋边看着棋。 【注释】 1. 寄同源师兄归受业:寄意于同门师兄弟的回归与传承学业。 2. 松菊:指松树和菊花,常用来象征高洁的品质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3. 吹香满旧篱:形容松菊的香气溢满旧时简陋的篱笆,展现出一种宁静、淡泊的田园景象。 4. 借人屋住不如归: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喜爱,认为借住在别人家中不如自己回归故里,享受自然
【注释】 1. 湘江:即洞庭湖,在湖南。 2. 数米幽香:指兰花的幽香。 3. 若:假如。 4. 萧艾:两种草名,这里泛指杂草。 5. 清标:指人品高洁。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写兰,赞美了屈原的高洁品格,并借对兰的赞美来表现自己的志节。诗的前两句写诗人一入门就感到有湘江的意致,又闻到兰花的幽香。后两句用萧、艾比喻杂花,说明即使杂花也比不上兰花的高洁。全篇虽未明言自己
【注释】 万境:万物。无侵:不受侵扰。一念空:即禅宗所说的“不立文字,直指人心”。尘沙界:佛教用语,比喻世间的一切事物。杨花:柳絮。古寺:寺庙。钟:报时用的乐器。 【赏析】 《明定》是一首禅诗,全诗写尽了禅宗的意趣。首句写心无杂念,二句说一切皆空,三句写风来摘花去而不留踪,四句写钟声在西山古寺中响起。 “明”就是“明白”,“定”即“定力”,所以“明定”就是“明了定力”的意思。此句是说,明白了定力
“十分清白旧家风,明月堂前夜正中。” ——宋代诗人释云岫《记梦二首》 诗句释义:我继承了祖先留下的清白家风,在月光皎洁的夜晚,正当明月高悬于堂前。 译文:我继承了祖先留下的清白家风,在月光皎洁的夜晚,正当明月高悬于堂前。 关键词解释: 1. 清白:指纯洁无瑕,不受世俗污染。 2. 旧家风:指家族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或作风。 3. 明月堂:指月光明亮的建筑,通常象征着光明和正直。 4. 夜正中
【注】 ①青山:指太白山。②长庚:二十八星宿之一,古人以为天帝的车驾所经之地有灾异出现,则天帝之车驾即从其处经过,所以叫“犯长庚”。③善财:梵语的音译,指佛教经典中所说的善事。④佛法:佛教教义。⑤门门现:每座寺院都有。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是说自己常到太白山,故说“道个青山常举足”。次句是说先师死后过了长庚才离开。三、四两句是说,只要在南方修学佛法,善财不是每座寺院都有
注释:道士家的宅子旁边是夫子的宅院,灵龟山里有锦绣云霞的地方。 烧丹果然会成仙而去,应当嘲笑那些误信儒学的人。 赏析:本诗通过对比道士与儒生的生活环境和修炼方式,表达了作者对道教的向往与儒家的批判的态度。首句“道士家边夫子宅”以道士和夫子相对应,突出了道教与儒学的不同之处。第二句则描绘了两种不同的修行场所,道士在灵龟山里的锦云之地修行,而儒生则在道士的家中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1句:“丹桂联芳贵一门” - 关键词:丹桂 - 指桂花,常用来象征高洁的品格。 - 关键词:联芳 - 联合香气、荣誉,形容家族或群体中人才辈出。 - 译文: 桂花树连成一片,代表着我们高贵的门庭。 第2句:“往来时得细论文” - 关键词:论文 - 学术研究、讨论学问,这里指的是交流思想。 - 注释:在这里,“论文”可能指的是与朋友、亲戚或同僚之间的文学或学术上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