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法薰
洞山前施妙略, 这僧暗透重关。 若不得后著, 前话也难圆。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释法薰的作品《偈颂十五首 其九》。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及赏析: 1. 诗词原文: 洞山前施妙略, 这僧暗透重关。 若不得后著, 前话也难圆。 2. 词语注释: - 洞山:指的是位于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万载县的洞山寺。 - 施妙略:施展巧妙的策略或手段。 - 这僧:这位僧人。 - 暗透重关:形容某人心思深邃
解“其十五” 解读宋代诗歌艺术与哲理 1. 诗题解析 - 偈颂起源与意义 - 宋代诗人释慧远创作背景 2. 诗歌内容 - 描述自然景观与禅意融合 - 表达对生命无常和世事无常理解 3. 关键词解析 - “解用不须双刃剑”含义 - “延龄何必九还丹”象征意义 4. 赏析与批评 - 诗中哲理与禅宗思想关联 - 现代视角下诗歌价值再评价 - 读者对诗句情感共鸣点探讨 5. 历史与文化背景 -
```plain 夫子不识字,达磨不会禅。 御楼看射猎,不是刈茅田。 注释: 1. 这句诗表达了对孔子和达摩这两位伟大人物的敬仰之情。他们都是历史上的大智者,但因为时代背景的不同,他们的学问和思想在当时并没有被广泛传播。 2. “御楼看射猎”描绘了一位贵族在华丽的宫殿楼阁中观看狩猎的场景。而“不是刈茅田”则表达了一种讽刺意味,暗示这位贵族其实并不懂得农业的重要性,只是在浪费国家资源。 3.
注释:撒手悬空,万仞悬崖,方知佛祖绝梯阶。 无端诸老,争相献丑,未免将身一处埋。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怀诗。诗人通过描写佛祖绝迹于人间、诸老争呈丑状、自身也难免一死的无奈,表达了对世事沧桑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给人以深思
【注释】: 乌:太阳。兔:月亮。东西:指东西方向。疾:快速移动。窦八:人名。布衫:古代的粗布衣服。乌龟:乌龟甲壳的颜色,这里用来形容眼睛。赤:红色。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写乌兔(太阳和月亮)的快速移动,以及窦八的布衫穿在身上,乌龟的眼睛发红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之感。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诗的开头两句“乌兔东西疾
夏末秋初万万千,石头路滑脚皮穿。 这僧剑刃翻身疾,也被云门索饭钱。 注释:这首诗是一首偈颂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夏末秋初行走时的情景。诗句“夏末秋初万万千”意味着夏季即将结束,秋季刚刚开始,万物繁茂,景色迷人。而“石头路滑脚皮穿”则形象地描绘了这个僧人行走在石头路上时的艰难险阻。 这僧剑刃翻身疾,也被云门索饭钱。 注释:这里的“剑刃翻身疾”比喻这位僧人行走的速度极快,如同剑刃翻转一样迅速
【注释】 偈颂十五首 其七: 以大圆觉,为我伽蓝。 头上著枷,脚下著杻(niǔ)。 身心安居,平等性智。 困鱼止沥(lì),病鸟栖芦(lu)。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颂赞佛教寺院的诗。全诗共十句,前六句为第一层,后四句为第二层。第一层“以大圆觉”,即以大彻大悟的佛祖觉悟之心为我所皈依,我作为僧团一员,要像佛祖一样,心地清寂、言行清净,修持戒律、禅定、忍辱、精进、禅定、慧观等八正道。“头上著枷
注释:我的事情完全超越了浩劫之前,借用功德提升地位并不是徒劳的。只要能不触犯祖父的名字讳(避讳),就任凭冰轮在天上运转,圆缺无阻。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个事全超”指自己的事情完全超越过去。“借功明位不徒然”意为借用功德来显名是不需要付出的,不是徒劳无功的。“但能不触亲爷讳”指若能不触犯祖父的名字讳,即不触犯祖上禁忌,则可随心所欲。“一任冰轮在处圆”意为任凭月亮如何圆缺,我都不在乎
大海波涛汹涌,江水却逆流而上。 龙王的宫殿里,却没有一个人游玩。
【注释】: 1. 偈颂:佛教中用诗歌形式表达教义、劝导人们修行的文学体裁,称为“偈”,颂是歌颂的意思。 2. 以大圆觉:以大智慧来觉悟。 3. 为我伽蓝:作为我修行的道场。 4. 云上树:形容高远而不可及的树木。 5. 身心安居:指内心平静,外在安详。 6. 平等性智:即平等无差别的智慧。 7. 熟睡寐语:熟睡时的话语。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的画面,传达出作者对禅宗修行理念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