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惠崇
【注释】 1. 古塞曲:边塞的曲调。 2. 边烽久不息:烽火台报警已很久了。 3. 戍鼓何鼟鼟:战鼓声多么急促。 4. 五月无青草:农历五月没有青草。 5. 滂沱流断冰:大雨滂沱,使冰流断裂。 6. 胡儿昧形胜:胡人不懂地形优势。 7. 汉骑恣凭陵:汉朝骑兵可以任意践踏。 8. 出号朔风起:发出号令时,北风呼啸而起。 9. 受降沙垒崩:接受投降的将士,沙垒崩塌。 10. 楼烦已纳款:楼烦已经投降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的诗歌阅读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求考生对诗歌内容有整体的把握,然后结合题目要求对诗歌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初月不到晓,夜色何冥冥”,诗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看到一轮明月还未升起,四周一片漆黑。这两句诗描写了夜晚的景色和诗人的感受。“初月”指的是刚刚露出的月亮,“不到晓”说明时间是深夜,“夜色”是指周围的环境。“何冥冥”的意思是黑暗无边,这里指周围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见
注释:门前的青桧树年老,山寺里的白胡子老人长。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山水景色的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山寺中的形象。诗人通过描绘这位老者的形象,展现了一幅宁静、安详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那份宁静与和谐
【注释】岭:山岭。暮:傍晚,日落时分。清猿:哀鸣的猿声。急:急促。江寒:江水寒冷。白鸟:白色的鸥鸟。稀:稀少。赏析: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诗人以清猿和白鸟为意象,描绘了一幅秋末冬初的深山幽谷图。“岭暮”写出了时间,傍晚时分山岭上猿声阵阵;“清猿”点出了猿声的特点,声音清晰而悠扬。“江寒”描绘了江水寒冷的景象,白鸟在江中游动,数量不多,可见其稀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景物的描写
【译文】 归巢的鸟触动了稀疏的竹子,落果在寒冷的塘水里发出声响。 【注释】 1. 归禽:回飞的鸟。 2. 疏竹:稀疏的竹林。 3. 落果:飘落的果实。 4. 寒塘:冰凉的水塘。 【赏析】 本诗描绘了一个秋日傍晚的景象。诗人从听觉上写景,以“动”、“响”二字传神地刻画出了鸟儿与秋天的和谐,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
晚夏夜简程至 注释:在傍晚时分,我与朋友相聚,共度一个美好的夜晚。 译文:傍晚时分,我与朋友相聚,共度一个美好的夜晚。 赏析:诗的开头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画面,诗人与朋友在傍晚时分相聚,共度美好时光。这里的“晚夏”指的是夏季的傍晚时分,而“夜简程至”则是说这个晚上过得很快,时间仿佛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中夕坐清簟,繁星时复流。 注释:我在清冷的竹席上坐着,看着繁星点点,它们时隐时现。 译文
注释:山野之人相传鹤,山中老者学弹琴。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林景象,诗人以山野之人和山中老者为主角,通过他们的生活状态和行为举止,展现出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自由和谐的生活态度。全诗语言朴素,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
【注释】 1. 书林逸人壁:指在墙上题写自己的诗句。林:树林。2. 慕隐沦:向往隐居生活。3. 水烟常似暝:水面上的雾气常常像黄昏时的烟雾一样。4. 林雪乍如春:树林的积雪好像春天的景色。5. 薄酒慵邀客:用很淡的酒请客人。6. 好书愁借人:喜欢的书籍很难借给别人。7. 行药去:拿着药箱出去。8. 戴纱巾:头上戴着白色的头巾。赏析:这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千寻亘绝险,危步想仙翁。 日上霞纹断,春生雪溜空。 虹形离碧水,轮势入青穹。 人世何由及,唯应天汉通。 注释: 千寻亘绝险:形容石桥非常险峻,仿佛有千丈高。 危步想仙翁:形容诗人行走在石桥上,想象着仙人的形象。 日上霞纹断:太阳从天空升起,阳光照射在石桥上,使得彩虹的纹理断裂。 春生雪溜空:春天到来,冰雪融化,水流潺潺,显得清澈而空灵。 虹形离碧水:彩虹出现在碧绿的水面上,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
【注释】: 句二:地形吞蜀尽,江势抱蛮回。 【赏析】: 这是一首边塞诗。首句写山峦的形势,次句写江水回旋的态势。“地形”两句,写出了山川险峻,地势雄伟的景象。 “地形吞蜀尽”,吞蜀,指四川盆地。蜀地地势低下,四周高山环绕,故有吞蜀之形。“江势抱蛮回”,江势,指长江。蛮人居住在四川一带,所以长江在这里也像在拥抱着他们。这两句描绘出一幅壮阔、险峻的景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