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诲
我今从帝为司纠,更有何人植柏台。 诗词原文: 其一 我今从帝为司纠,更有何人植柏台。 注释与赏析: 1. 司纠:主管纠正事务的官员。 2. 植柏台:在高台上种植柏树。 3. 此句表达了诗人因支持王叔文的政治改革而被贬谪至朗州(今湖南常德)的心情,暗示了对朝廷的失望和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感。 译文: 我现在随从皇帝负责监督纠正事务,还有什么人像我一样被贬到偏远的地方呢
寄情于景,抒发暮春归客之思 碧草茸茸照绿波,暮春归客兴如何。此句描绘了暮春时节碧绿的草地与清澈的波浪交相辉映的景象,营造出宁静而生动的画面。"碧草茸茸"形容草地上碧绿色的草叶茂密,给人以生机盎然之感;"照绿波"则指阳光透过水面,反射出绿色的光芒,增添了一抹柔和的色彩。"暮春归客兴如何"则表达了诗人对春日美景的欣赏之余,也引发了对归途的深深思念,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沧浪应有清浑处
【注释】: 1. 去年同作南迁客:去年,指作者去年被贬官到南方。同作南迁客,与作者一同被贬为南迁的百姓。 2. 今日更持刺史权:今天,又执掌州府的官职。更持,重新执掌;刺史权,地方长官的权力。 3. 推挽试知民吏意:推挽,即推举和援引。民吏,百姓和官吏。 4. 无因谈会向尊前:没有机会在尊贵的面前谈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自述其谪居生活的艰辛以及他对仕途坎坷的态度。
【注释】 五日:五天。舣(yǐ):停船。欲去:要离去,指离开京城回洛阳。迟迟:迟疑,犹豫不决。更自留:还要停留一段时间。目断:远望至看不见。旌旗:古代军队所插的旗帜。龙峰:山峰名。在今安徽当涂县东北。倚楼:靠在楼上。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其友人李常时所作,表现了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之情和对朋友的关切。 第一首诗写诗人在江边停泊着轻舟,准备启程回洛阳,但因不忍与好友分别而犹豫不前
【注释】 冥冥:高远的样子。鸿羽:比喻书信。云天:指天空。邈阻:遥远阻隔。已十年:已经十年了。不谓:不料。圣朝:朝廷。治理:治理国家。尚容遗逸:还允许隐居。卧林泉:在山林泉水中隐居。羡君:羡慕你(指邵尧夫)。自有:自然拥有。随时乐:即随遇而安,随时的快乐。顾我:指诗人自己。官闲:官职闲散。饱昼眠:整天睡觉。应笑:应该嘲笑。无成:未成功。三黜:多次被罢免。方始:才刚刚开始。归田:退隐到田园中。
江头五日舣轻舟,欲去迟迟更自留。 目断旌旗暮天阔,龙峰峰上倚层楼。
冥冥鸿羽在云天,邈阻风音已十年。 不谓圣朝求治理,尚容遗逸卧林泉。 羡君自有随时乐,顾我官闲饱昼眠。 应笑无成三黜后,病衰方始赋归田
宋开封人,字献可。 吕端孙。 登进士第。 累为殿中侍御史,弹劾无所避。 仁宗嘉祐六年,出知江州。 召为侍御史,改同知谏院,论劾宦官任守忠、王昭明等罪。 神宗时复知谏院,拜御史中丞。 反对王安石变法,出知邓州,以病提举宫观。 凡三居言职,皆以弹奏大臣而去,时推其鲠直。 生卒年
宋开封人,字献可。 吕端孙。 登进士第。 累为殿中侍御史,弹劾无所避。 仁宗嘉祐六年,出知江州。 召为侍御史,改同知谏院,论劾宦官任守忠、王昭明等罪。 神宗时复知谏院,拜御史中丞。 反对王安石变法,出知邓州,以病提举宫观。 凡三居言职,皆以弹奏大臣而去,时推其鲠直。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