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经
诗句释义与赏析如下: 1. 诗句释义: - 薄寒孤影澹黄昏:薄暮时分,寒冷的空气中只留下了孤独的身影。 - 步出空斋自掩门:走出空荡的房间自行关闭了门,表现出作者的寂寞和独立。 - 霜落池萍清见底:霜降后,池中水草清晰可见,反映出季节的变化和环境的寂静。 - 风雕庭树静归根:风吹动庭院中的树木,树木归于平静,象征着生命的循环或回归自然。 - 天高雁去人千里:天空高远,大雁飞去,而自己却相隔千里
《武昌词三首·其一》巴陵女子韩希孟,梅溪主人张素英。 注释:这首诗是元朝诗人郝经的作品,题目中的“武昌”指的是今湖北武汉地区,而“词三首”则表示作者有三首诗作。其中“其三”是指这三首诗中的第三首,全诗共三首,每首都以描绘武昌地区的妇女在战乱中英勇抗争为主题。 译文: 巴陵的女子韩希孟,梅溪的主人张素英。 解作歌诗还死节,不论倾国与倾城。 赏析:
【注释】 抱阳寺:位于安徽省歙县北乡,有“天下幽寺”之称。 孱颜苍玉:形容山石颜色苍绿。 突兀双龙窟宅尊:《太平广记》卷八一引《唐史补》:“天宝中,李仙长自蜀至,过抱阳寺。忽见二僧坐于庭中,道士衣黄巾,持木杖而立。仙长问其姓字,皆不对。俄顷,云起,有双龙从空下,绕树盘屈,良久而去。遂与道士、僧同宿,夜深各散。”窟宅尊:指山石像龙一样盘踞着。 回首万山尽处:意谓抱阳寺在万山之尽处。 冷烟平远半干坤
诗句注释: - 蚕作茧才成便弃捐:描述蚕在产卵后立即将茧吐掉,不留任何痕迹。 - 可怜辛苦为谁寒:表达蚕的努力和牺牲最终为谁而存在感到可悲。 - 不如蛛腹长丝满:比较蜘蛛吐出的丝比蚕吐出的茧更为丰富和持久。 - 连结朱檐与画阑:形容这些丝线被织成美丽的装饰,连接着红色的屋檐和画框。 译文: 蚕在生产完自己的丝之后,会立刻将茧丢弃,留下一丝痕迹都不留下。它的努力和牺牲,最终却为谁而存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下面是诗句的解释: 落花 彩云红雨暗长门,翡翠枝馀萼绿痕。 桃李东风蝴蝶梦,关山明月杜鹃魂。 玉阑烟冷空千树,金谷香销谩一尊。 狼藉满庭君莫扫,且留春色到黄昏。 译文 落花时节,彩云红雨暗掩了长门宫;翠羽翡翠枝上残留着花瓣和绿痕。 春风中,桃花与李花如梦似幻,犹如蝴蝶飞舞;而那远在关山之上的明月,仿佛杜鹃鸟哀鸣。 庭院中一片狼藉,但请不要打扫
乌鬼山头闹鼓鼙,武昌恭人携孺儿。 黄须回鹘便批颊,义感万乘真英奇。 注释:乌鬼山头指的是战场,鼓鼙是古代战争中的战鼓,此处形容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武昌恭人携带着孩子,这里描绘了一位母亲在战乱中保护孩子的勇敢形象。黄须回鹘便批颊,回鹘是古代的一种少数民族,批颊表示了他们面对侮辱时的勇气和尊严。义感万乘真英奇强调了这个女性的行为不仅赢得了皇帝的赞赏,也在道德和勇气上达到了非凡的高度
汉阳宣教是妾夫,“妾身未死缘事姑”。 武昌妇女在战乱中,为了保全家人或国家大义,不惜以身犯险的行为令人敬佩。她的行为不仅体现了个人的英雄主义,也展现了对家庭和国家的深厚情感。她的勇敢行为是对传统女性角色的挑战,她的行动激励着后人不畏艰难,勇于担当
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都与诗人自身的心境有关,所以翻译时需要尽可能地保留原诗的韵味和情感。 满城道中:在城市的道路上行走。 十二西郎缥缈中:意为“十二个西天的月亮在天空中飘渺”。 颜行壁立插晴空:形容月亮挂在天上,如同墙壁一般高耸,插入晴朗的天空。 欲携天地诸山去:想要带走整个天地中的山。 不逐秦鞭过海东:不想跟随秦始皇的马鞭越过大海向东而去。 注释:这首诗描绘了月亮挂在天空中的景象
秋兴五首 万里长风扫阵云,浩歌一曲倒清尊。昔人犹有未埋骨,邃世难招不返魂。阴沴岂能昏日月,浊河难使贯乾坤。皇天不许中州静,夜夜长庚出蓟门。 注释: 万里长风扫阵云 - 形容秋天的大风,可以扫去阵中的云雾。 浩歌一曲倒清尊 - 形容饮酒时豪迈地唱歌,将酒杯倾倒。 昔人犹有未埋骨 - 比喻那些英勇牺牲的人,他们的遗骸尚未被埋葬。 邃世难招不返魂 - 形容世事艰难,很难找到愿意回来复活的人或事物。
【赏析】《题杨之美尚书寄王运使守太原书后》 郝经的这首诗,以沉郁顿挫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勾勒出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诗中,“忆昔风尘暗两京”开篇便带出战争的残酷与历史的沧桑。“北门此日赖真卿”则表达了在危难之际,有人挺身而出,如真卿一般守护北方。 诗人将视角投向了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生死,“乾坤翻覆见忠节”和“臣子危亡置死生”两句,揭示了忠贞不渝和牺牲精神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