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溍
这首诗描述了邢君在药园中种植芍药芽,用来代替茶叶饮用,他被称为“琼芽”。先朝曾经把这种茶进献给皇帝。邢君的芍药芽生长在北苑,与春风斗艳,万里之内都能感受到它的新鲜。邢君的芍药芽被托根于天尺五的土地上,不需要飞骑奔波在红尘之中。 以下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1. 春风北苑斗时新: 春风中的北苑(一个地名,可能是指某个皇家花园)在春天盛开,呈现出一派新绿的景象。 2. 万里函封效贡珍:
【注释】 1、寒食:清明节前一天的节日。 2、涟涟(lián lián):水波荡漾貌。 3、落花:指飘零的花瓣,多指春末夏初。 4、鸣鹃:杜鹃鸟叫声。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寒食江村》中的一句。诗中描绘了清明时节,在江南水乡,东风拂煦,溪边青萝翠蔓,系着孤舟。正值寒食夜降临,落英飘散,水烟弥漫,沙月朦胧,又传来一声声杜鹃啼叫。全诗以白描手法勾画出一幅清明时节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
这首诗是一幅水仙图,描绘了诗人在岁末时分独自欣赏水仙花的情景。下面逐句进行解析: 1. 翛翛翠羽映鸣珰: “翛翛”形容水仙的叶子翠绿而透明,像羽毛一样轻盈;“鸣珰”则是指水仙花上露珠滴落的声音。这里通过对比水仙的翠绿色和露珠的清脆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 2. 谁遣乘风过我傍: “谁遣”表示有人特意为之,“乘风过我傍”则是指在微风中水仙花轻轻飘落在我的身旁
《叶审言张子长同游北山智者寺既归复与子长至赤松由小桃源登炼子山谒二皇君祠回宿宝积观赋绝句十首》是元代著名诗人黄溍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 翻译 遥忆仙华鹤发翁,清泉白石满奇胸。若为此日千峰顶,更试平生九节筇。 注释: - 仙华:指仙人居住的地方,也比喻高远之地。 - 鹤发翁:形容老人白发苍苍,如同仙鹤般优雅而长寿。 - 清泉白石:形容山水景色清澈、美丽。 -
叶审言张子长同游北山智者寺既归复与子长至赤松由小桃源登炼子山谒二皇君祠回宿宝积观赋绝句十首的原文如下: 叶审言、张子长同游北山智者寺,既归复与子长至赤松由小桃源登炼子山,谒二皇君祠,回宿宝积观,赋绝句十首。其一 一宿山中竟莫留,可能长伴赤松游。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黄溍所作的《叶审言张子长同游北山智者寺既归复与子长至赤松由小桃源登炼子山谒二皇君祠回宿宝积观赋绝句十首》
诗句如下: 欲去仍为一日留,玉堂中夜有词头。 归鞍晓逐南飞雁,犹及西山半夜秋。 注释解释: 1. 欲去仍为一日留:表示想要离开,但因为某些原因又停留了一天。 2. 玉堂中夜有词头:指在夜晚的玉堂中,突然接到了新的词作任务。 3. 归鞍晓逐南飞雁:早晨骑着马追赶向南飞去的大雁,形容旅途劳顿。 4. 犹及西山半夜秋:仍然赶在西山的山脚下看到了秋天的第一缕曙光。 赏析:
瑶池春宴图 西飞青雀几时还,贝阙琳宫缥缈间。 笔底春风殊未老,蟠桃积核已如山。 注释: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瑶池春宴的图景。诗中通过“西飞青雀”和“贝阙琳宫”等词语,形象地展现了瑶池仙境的神秘和美丽。同时,诗人也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向往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诗名:《叶审言张子长同游北山智者寺既归复与子长至赤松由小桃源登炼子山谒二皇君祠回宿宝积观赋绝句十首》 坐爱春泉响翠微,玉花吹湿薜萝衣。何人为擘冰壶破,共看青天白练飞。 注释:春天的泉水声在翠绿的山谷中回荡,玉花轻轻吹动着薜萝衣,仿佛是大自然的温柔抚摸。有谁会像打破冰面一样,将这清澈如练的水波分开,让我们一同欣赏那青天下洁白的练带。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一起游览智者寺后
【注释】 桃竹:用桃花和竹子的图案来描绘女子的眉毛。 画眉图:指女子的眉妆,以桃花、竹叶等图案为化妆材料。 说尽春愁:道出了春天里人的种种忧愁。 貌不成:容貌憔悴,不美丽了。 翠深红远:绿色的浓绿,红色的浅红,形容色彩鲜艳。 若为情:为什么这样? 江南:泛指江南一带。 头空白:发髻空空荡荡,形容愁绪满腹。 肠断东风:指东风中传来阵阵莺啼声,让人伤心断肠。 百啭(zhuàn)声
【注释】 我梦方酣子遽醒:我正沉浸在梦境之中,你却突然醒来。 绝弦可复要人听:断绝琴弦,恐怕再也听不到别人弹奏的音乐了。 梨花寒食东风恶:寒食节的梨花落满了地,东风又冷又刺人。 泪尽重山宿草青:泪水流尽后,重山之上的野草又变青了。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九年(814),时王涯任江陵法曹参军,诗人在江陵客舍作此诗寄赠王涯。 “我梦方酣子遽醒”,写诗人与友人同处异乡,共同生活的情景。“我”指诗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