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愿中
环珠洞 朝野乐升平,园林穷胜讨。 快雨洗尘埃,秋山净如扫。 游鱼聚江湾,饥乌集木杪。 群芳郁峥嵘,一水翠缭绕。 云头苍狗变,龙蛇乱夭矫。 岩洞真奇崛,造物逞天巧。 近在堂奥间,超然类三岛。 暂舍簿书忙,何时脱纷扰。 静听黄鹂鸣,一声还复悄。 纚维去咫尺,涉步即幽窈。 新岸暗苍苔,乔木蔽萝茑。 山腹有遗祠,隐然见华表。 笋舆访崇台,空旷游遐眺。 八桂困樵苏,叹息心为愀。 任侯三蜀秀,冰壶湛春晓。
【注释】 怪底浮屠不宿桑:怪的是浮屠(即佛塔)为什么不住在桑树旁。怪底,怪异的底处之意。浮屠,梵语音译,指佛教建筑。此指佛塔。桑,桑树,此处指桑林。底,这里作名词用,意即地方。 直搜岩窦意徜徉:一直搜寻岩洞深处的意思。直,径直、直接。搜,搜索。岩窦,岩穴洞穴。意徜徉,心绪悠闲自在。徜徉,闲逛,悠然自得的样子。 洞中日月未尝老,何事仙家有夕阳:洞内日夜更替如常,不曾有变老之态,为何神仙之家会有夕阳
【解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观景有感而作。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中间过渡自然。全诗语言朴素平实,意境清丽高远,富有哲理。 (1) 半汤:古地名,在今河南汤阴县西南,相传商汤所居,故又称汤邑。半汤泉为唐时名泉。据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一○八引《水经注》:“汤邑,汉末避乱于此,因以名邑。县南有石鼓,一名石鼓涧,涧水出其上,即此泉水也。” (2) 郡境:指汤阴县。沸:沸腾,冒热气。陈村泉
朝阳洞 半世观山鬓已皤,欲求钓艇老渔蓑。 杖藜又过烟霞洞,闻说当年烂斧柯。 注释与赏析: - 朝阳洞:此诗为诗人对朝阳洞的描写和感慨。朝阳洞位于山中,因日出时分阳光照耀而得名。 - 半世观山鬓已皤:此句表达了诗人长时间观察山景,以至于头发变白,形象地描绘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时间的流逝。 - 欲求钓艇老渔蓑:诗人想要在朝阳洞附近寻找一个可以垂钓的小艇,享受渔夫的生活,反映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南华洞 乱崖深峭水淙幽,六夏来游俨似秋。 安得蘧蘧一觉梦,倚岩栩栩访庄周。 注释:南华洞: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歙县的一座山中溶洞。乱崖深峭:形容洞内的岩石错综复杂,高耸入云。淙幽:指流水声音悠扬,幽静而深远。宛若秋天:好像到了秋天一样。六夏:指六月。来游:来到这地方游玩。俨似:好像。蘧蘧:同“渠渠”,形容人睡得香甜的样子。一觉梦:做了一梦。倚岩栩栩:形容人在洞里仿佛在山崖上栩栩如生地走来走去
假守吕叔恭游中隐岩无名洞坐客鄱阳朱国辅云此洞未有名因公而题欲名曰吕公岩予未敢披襟而刘子思陈朝彦皆曰甚当戏书五十六字镵于石壁间绍兴甲戌季春七日 护田绿水转山樊,滴翠群峰列巨杉。 译文:护田的绿水在转动,山边的村庄如樊一样坚固,滴翠的群峰像巨杉一样排列。 注释:护田:指护田村,位于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绿水:护田村的水是绿色的,故称。转:此处形容水流旋转,有动态的感觉。山樊:樊指栅栏
白雀,即白鹭,生活在湖边水田、池塘等湿地。白雀洞,在湖南省湘阴县境内。白雀洞为天然石灰岩溶洞,长约200米,宽约40米。洞口两侧有石燕相向而立,传说为白雀修炼成仙所化。 注释: - 石燕: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鸟类,形状像燕子,但体形较大,能飞很远的距离。 - 孔方兄:古代铜钱的别称。比喻钱财或财富。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白雀洞中的石燕,以及与白雀的关系,来表达出作者对于人生和财富的看法
【注释】 北牖洞:北窗的洞口。 南窗聊寄傲:在南窗中寄托傲气。 北牖有凉风:北窗中能吹进凉爽的风。 岩洞幽深处:山岩中的洞子很幽深。 结茅容老翁:搭建草屋容纳老翁。 【赏析】 这是一首隐居诗,写一位老人选择岩洞作为他的居处,表现了他的高洁品质。 首句点出居处之幽僻。“北牖”是北面的小窗。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在南方窗内寄托傲骨,北方窗内可以吹到清凉的风。诗人通过对比手法
访颜氏读书岩 洞口微云恣卷舒,石岩相对一蘧庐。 赋才晋宋多夷旷,好景古今难贮储。 茗碗已惊浮雪浪,斋厨俄听响鲸鱼。 子云识字终何用,且读人间未见书。 注释: 1. 洞口微云恣卷舒:洞口的微云随意地舒展开来。形容风景优美,云雾缭绕。 2. 石岩相对一蘧庐:石头山相对立着一座简陋的屋子,名为蘧庐。 3. 赋才晋宋多夷旷:拥有才华的人在晋朝和宋朝时期大多胸怀宽广,豁达开朗
郡守吕叔恭以甲戌季春七日游中隐岩山水膏肓之兴未已后两日再拉机宜刘子思监州朱国辅经属陈朝彦同至新洞所见愈奇真所谓倒餐甘蔗聊书五十六字 注释:吕叔恭在甲戌季春的七天里游览了中隐岩,山水之美让他感到欣喜不已。 爽垲虚明小洞天,巉岩垂乳类锋铦。 注释:山洞宽敞明亮,岩石像山峰一样高耸,水流如同锋利的剑刃般从山间流淌。 薰风习习来三面,夏雨萧萧欠一檐。 注释:夏天的微风轻轻地吹过山间,雨水淅沥地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