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凤
【注释】 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皋羽子:人名。 善游白石龙湫:善于游历龙湫的美景。 蓝田韵:《诗经•大雅•荡》有“节彼南山”之句,《诗经》为《诗经》之名。杜老即杜甫,这里用其名以代指《诗经》。九日诗中杜甫常用以代指自己。 【赏析】 公元768年(唐肃宗上元元年),安史之乱已经平定,诗人在长安时与友人一起登高,抒发了豪情逸志。此诗就是他们于九日同游龙湫时所作的诗。诗题中的“九日”
这首诗是吴仲恭在翠微楼九日落成后,和谢皋羽的酬唱之作。诗人通过描绘翠微楼的美景,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之情。 首联“楼成楚菊芳菲候,客凑齐山酩酊期。”意思是说,翠微楼建成之后,楚地的菊花盛开,香气四溢,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欣赏。而诗人也因为与谢皋羽相知相识,所以相聚于此,一起饮酒作乐,享受着这难得的闲暇时光。 颔联“与俗相追何日了,登高一啸洗秋悲。”意思是说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高启所作,全诗如下: 慈竹堂阴长露梢,又添杰阁俯江郊。 眼空霞锦疑鸿字,手摘松枝碍鹤巢。 野月散衣闲弄笛,墟烟隔水见编茅。 望中尚与渔樵接,若处真能广绝交。 注释: - 慈竹堂:指慈竹庵,是高启的住所。 - 长露梢:指竹子的嫩芽和叶子都沾满了露水。 - 杰阁:指高起而精美的阁楼。 - 霞锦:指天上的彩霞就像织成的锦缎一样绚丽多彩。 - 雁字:指大雁飞行时排成“一”字形。 -
读西峰寺壁间诗 走出城外去幽探,约略量度里程程。 竹篱茅舍小语声,忽然云生天外层。 寺藏密树磬声得,客染流霞暑气清。 煮茗每闻松湍落,长苔半与石床平。 何来老衲吟魂尽,满壁多题世外情。 注释: 1. 出郭幽探约里程:走出城外去幽探,大约量度一下里程长度。 2. 竹篱茅舍小语声,忽然云生天外层:竹篱茅舍之间传来细微的交谈声,突然间天空中飘起了朵朵白云。 3. 寺藏密树磬声得
春日集张元吉兄弟宅 衔杯不让阮家风,况复阳春白雪融。 调合西堂琴欲响,情深北海酒难空。 诗题历历诸名迹,酬和年年几醉翁。 未尽清狂尚期约,同看灯火月明中。 注释: 1. 衔杯不让阮家风:指饮酒技艺高超,不让任何人。 2. 阳春白雪:春秋时期的一种音乐,通常认为它过于高雅难以理解,因此被称为“白雪”。 3. 调合西堂琴欲响:意思是说在宴会上弹奏的西堂琴即将响起。 4. 北海酒难空
诗句释义 1 羡尔英年早息机:羡慕你英姿勃发的年纪早早地摆脱了纷扰,能够静下心来。这里的“息机”意指放下世俗的纷扰。 2. 罗衣脱却著荷衣:形容你穿着华丽的衣服(罗衣),现在却脱去它,穿上简朴的荷叶衣。这里的“罗衣”和“荷衣”分别代表华丽的外表与朴素的内心。 3. 黄醪白酿供吟咏:以黄酒和白酿作为吟诗吟咏的材料,形容生活虽然简陋但充满了诗意。 4. 野史稗官漫是非
注释: 岳岳文豪共识名,归来风月恣弹评。 竹阶过鹤窥棋局,花院流莺和乐声。 灯酌萧闲期郑老,盆歌疏达慕庄生。 何来排闼绯衣召,天上楼传白玉成。 赏析: 这首诗是吴公为挽歌而作,表达了他对逝去的友人深深的怀念之情。诗中通过对友人生前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其高洁的品质和深厚的情谊。同时,诗中的“止”字也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和尊重
圣主贤臣千载遇,夜雪皑皑幸其第。 直爱榻外非吾家,欲下江南须早计。 炽炭烧肉锦茵铺,细君行酒以嫂呼。 鲁论自可相天下,何必区区泥上书
有人储书塞中肠,不能奋发为辞章。亦有英姿限时命,坎坷名不登文场。 吴子妙年即秀颖,只字过眼终无忘。文如翻水溢万斛,昼夜不舍流汤汤。 于今东南聚隽彦,奭然一发能穿杨。二十脱颖客毛遂,名登十九能低昂。 亦如列宿二十八,有救天毕施之行。况子平生志远游,块坐已能穷八荒。 从兹北上有历览,径到洪河经吕梁。青徐平野望不极,半万里程趋冀方。 君不见龙门探奇气益壮,文豪千载同翱翔
东家鼎烹矜大嚼,西家呼卢赛乳酪。 肉食那知儒素风,似君臭味将无同。 知我山斋少白粲,随时易办松花饭。 佐食投箸毋乃馋,筠笼新掘来幽岩。 封题遥寄四五尾,歆然解剥出肌理。 和以芹根及薤芽,醯盐澹著香无涯。 黄齑脱粟绝滓腻,得此加餐检残笥。 手把南华读一过,诗思陡涌如春波。 题箑酬君君莫笑,胸中成竹谐清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