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凤
【赏析】 《华柱丹光》是一首咏物诗,以“八景”来写珊瑚树。 首句“何年撑空荒”,是说珊瑚树在何时栽种。“撑空荒”三字,既形容其高耸入云之形,又表现了其挺拔秀丽的风姿;同时也暗示着作者对它的钟爱之情。次句“截置珊瑚树”,是说珊瑚树如何从水中移植到岸上的。“截置”二字,既写出了移植时的不易,也表现出了作者对珊瑚树的关切与爱护。 第三、四句,诗人把笔锋转向了日出时的景象。“长日灿朝霞”一句
注释:八景胜概,这里指华山的奇峰美景。华柱丹光,华山上石林如柱,日光照射下,红光闪耀,犹如丹砂一般。纵身尝决云,形容攀登华山时,云雾缭绕,仿佛可以品尝到云雾的味道。山月此晶皎,华山上的月亮如此晶莹明亮。疑是七还丹,怀疑这些美景像是传说中的仙丹,能够使人长生不老。邠盼吐物表,形容那些美景仿佛有生命一样,让人感到欣喜若狂。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华山的自然景观,通过对华山的石林、云雾
【注释】 八景胜概:指名山大川的壮丽景色。华柱:华美的柱子,这里指山石。丹光:红光。彤:红色。悬崖:陡峻的山崖。深窈:深远幽静。通鼎湖:传说中的湖泊,位于今陕西周至县南。吹寒冽:寒冷刺骨。 【赏析】 这是一首咏山之诗,写山中美景。首句写山色之美,以“华柱”点明山石,用“丹光”形容山石的色泽,色彩艳丽;二句写山上林木茂盛,树木繁茂;三句写悬崖峭壁,突出其险峻;四句写传说中的通鼎湖,为山中胜景
【注释】 北山道中:在长安城北,是一条由南面来的山间小路。起犯春霜:一径寒,指山道上积雪覆盖着泥土。清游:指游览。乘兴:指兴致勃勃。约吟鞍:约定骑着马儿一同游玩。眼中最恨友朋少:意谓友人很少,令人遗憾。尘外:超世之外。频闻:屡次听到。溪落:溪边。溪水冲刷过的痕迹。野埠:指路边的土埠。树浮空翠湿危栏:树枝上挂着晶莹的露珠,使栏杆都感到潮湿了。危栏:高高的栏杆。岩头几处悬冰白
【解析】 这是一首咏古的诗歌,诗人以金华胜游为对象,先描绘其自然景色,再写其历史传说,并由此抒发了作者对古人的崇敬之情。“赤松上下雨霏微,八咏楼头重拂衣”一句中的“雨霏微”是全诗的关键词,写出了雨天的景象。“西港晴来汀草长,北岩幽处洞泉飞”一句中的“汀草长”和“洞泉飞”是全诗的关键词,描写了春天的自然景象。“历览因知古词客,盛夸云梦未全非”一句中的“古词客”、“云梦”是全诗的关键词
宿保安寺(节选) ```plaintext 扪萝山径迥,流水石桥分。 一雨过秋寺,千峰生暮云。 望穷迷野色,沙远见鸥群。 烟霭苍茫外,寥寥清磬闻。 ``` 注释: 1. 扪萝山径迥: 触摸着山里的藤蔓,山路弯曲深远。 2. 流水石桥分: 清澈的河水从岩石间流过,石桥横跨两岸。 3. 一雨过秋寺: 一场秋雨过后,寺庙显得更加宁静。 4. 千峰生暮云: 远处的山峰被晚霞映照
【注释】 ①强而仕:指年富力强,应当为官。强,强壮;仕,做官。②斯言:此言。③抟(pán)鹏:抟同抟,盘旋;抟鹏,盘旋在天空中的大鹏。比喻有远大的抱负和志向。④充庭:满庭院。充,充满;庭,庭院。⑤南极星:即南斗星。传说为天上的魁星。⑥耄夫:指年老的人。频献酢:频频举杯敬酒。⑦袍青:青色的官服。⑧留眼看袍青:意思是说,看到自己年岁已高,但官服仍保持着青色,不由得感慨万千。 【赏析】
注释: 1. 吾怜张仲蔚,青草少人行。 注释:我同情张仲蔚,草原上很少有行人行走。 2. 晓帐萤犹湿,空山鹤自惊。 注释:清晨的帐篷里,萤火虫依然潮湿,空荡的大山中,白鹤被惊吓而飞。 3. 徒馀八斗望,谁筑五言城。 注释:只能徒劳地仰望天空,有谁能构筑起五言诗的城墙。 4. 莽莽孤村外,王孙挂剑情。 注释:茫茫孤寂的村庄之外,贵族子弟挂剑满怀愁绪。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以抒情为主要风格
【注释】 ①市远尘嚣隔:市,集市;尘嚣,喧嚣的尘世。②神闲幽事并:精神闲适,幽雅的事情都在一起。③扫花怜竹影:“扫”是“扫”,意思是打扫,清扫落叶;“扫花”即指扫除落叶,“怜”是怜悯,喜爱的意思;“竹影”是指竹子的影子。④煮茗讶松声:煮茶的时候,惊奇地发现松树在摇动。⑤月与诗如约:月亮和诗歌好像有约似的,指诗人喜欢赏月。⑥琴将鹤互赓:琴声好像与仙鹤相互呼应一样。⑦冷香生碧落:冷清的香气从天界生出
【诗句释义】 第一句:依依莲社客,即指在莲花社中的客人。依依,形容依依不舍的样子。莲社,古代的文人雅士聚居的地方,多以莲为装饰。客,指宾客、朋友。 第二句:斗酒共相酬,指在莲花社中与朋友们一起饮酒作乐,互相敬酒劝饮。相酬,互相酬答的意思。 第三句:臭味语中得,意指在交谈中彼此的志趣和品味相互契合。臭味,这里比喻志趣、喜好相似的人。语中得,指在交谈中彼此的志趣和品味相互契合。 第四句:荣名杯上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