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瑛
虎丘十咏千顷云 赏析与翻译 1. 诗词原文 雪霁春泉碧,苔侵石甃青。 如何陆鸿渐,不入品《茶经》。 2. 诗词注释 - 虎丘:位于今江苏省苏州市,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 千顷云:形容虎丘山上的云雾缭绕,如同千顷云海。 - 剑试一痕秋:指古代传说中吴王阖闾墓中的宝剑,试剑时留下的痕迹,象征着秋天的萧瑟和剑的锋利。 - 崖倾水断流:形容山崖险峻,水流被截断的景象。 3. 诗词翻译 在春日雪后的清晨
诗句释义及赏析: - 渴龙饮海海水宽,铁网下截珊瑚寒。 - 渴龙饮海:形容水势浩大,如同一条渴望的龙想要吞噬整个大海一样。这里的“渴”字暗示了强烈的欲望或需求。 - 海水宽:描绘了海水的辽阔无垠。 - 铁网下截:形容一种严密的捕捉或封锁。这里可能指的是用铁网捕捉或封锁了某些东西。 - 珊瑚寒:描述了珊瑚被铁网捕捉后的状态,显得寒冷而脆弱。 - 金粉乱落松花坛:形容金粉洒落
【注释】 张仲举:即张方平。待制:宋代翰林学士带职办事,称为待制;亦泛指有官职。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位于长江北岸。海上口号:指海上战斗的号令。吴下:指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时事:指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答之五首:这是诗人对张方平《京口海上口号见寄》诗的和作,共五首。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张方平《京口海上口号见寄》的和作。张方平诗中的“海上”,指的是京口附近海面上的战船。“水军三万尽乘涛”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分析‘海涌如来室,清凉即五台’两句诗的意境”,答题时先指出诗句的内容,然后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最后点明运用了什么手法。“虎丘十咏千顷云”是第一首,作者通过描写虎丘山的景致,抒发了诗人对虎丘山的热爱之情。前四句为第一首的第一层,描绘了虎丘山上的景色;后四句为第二层的第四、五句,写虎丘山的雪景
注释:冉冉升起的长蛇般的汉水向东流去,它喷吐出的浓雾弥漫了整个空间。腥风怪雨在阴暗的地面上肆虐,却化作了一条黄色的龙而不是普通的龙。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运用了拟人手法,将长蛇比喻为“冉冉”,把汉水比喻为“吐气”的巨兽(即黑雾)。通过这样的比喻,使诗句生动形象,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动荡不安的忧虑之情
赏析《虎丘十咏·试剑石》 顾瑛的《虎丘十咏·试剑石》以简洁的四句勾勒出一幅秋日剑试的画面,并巧妙地融入历史故事与哲理。诗中“剑试一痕秋,崖倾水断流”描写了吴王墓中宝剑在秋天的萧瑟之中留下的一道痕迹,以及由此造成的水流被截断的景象。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描摹,也是对历史遗迹的赞美。通过这一细节的刻画,诗人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刻思考。 诗句“如何百年后,不斩赵高头”
赵仲穆临李伯时凤头骢赵仲穆:名不详,北宋书画家、收藏家,收藏古画甚多。伯时:指北宋画家李公麟的字。凤头骢:即骏马。 君王不爱碧衔霞,独爱真龙被紫花。 不爱:不珍爱,不欣赏。碧衔霞:碧色如衔着朝霞的马,这里比喻骏马。真龙:骏马。被紫花:披戴着紫色花衣。 珍重王孙亲貌得,锦巾袱送野人家。 王孙:贵族或富贵子弟。锦巾袱送:用锦缎包裹。野人家:平民百姓之家。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骏马的诗
碧眼胡儿叫横玉,落日如盆照茅屋。 注释:碧眼胡儿(指吐蕃使者)正在高呼,他的声音如同横玉一般清脆悦耳;落日如同一个盆子般洒在茅草屋上。 美人清梦断梅花,却写相思在修竹。 注释:美丽的女子沉浸在梦中,她的梦境被一阵风吹散,仿佛折断了一枝盛开的梅花;然而诗人却在诗中表达了对她深深的思念之情,他将这份情感寄托在了修长的竹子之中
虎丘十咏·千顷云 地坼重渊积,人亡宝剑藏。 千年断崖月,何处照龙光。 注释 《虎丘十咏》是元末明初诗人顾瑛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触石起肤寸,悠然散千顷。 我来坐东轩,妙趣心独领。 赏析 《虎丘十咏千顷云》是诗篇中的首篇,其描绘了虎丘山的奇景,通过“地坼”与“人亡”两个意象,展现了自然与历史的沧桑。诗句“地坼重渊积,人亡宝剑藏”运用夸张手法,表现了虎丘山的深邃与神秘
虎丘十咏千顷云 塔倚高标立,楼深一窍虚。海风吹幻影,颠倒落方诸。 注释:虎丘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千顷云”形容的是虎丘山上云雾缭绕的景象,如同广阔的云海一般,令人心旷神怡。诗句中的“剑试一痕秋”指的是古代传说中吴王阖闾墓中的宝剑,试剑时留下的痕迹,象征着秋天的萧瑟和剑的锋利。“崖倾水断流”形容山崖险峻,水流被截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