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果
金虎白龙诗 满世黄芽人不识,识得黄芽家不贫。 黄芽岂使世人识,纵识黄芽不得门。 注释: 1.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张果,全诗共四句。 2. “满世黄芽人不识”意味着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都不了解或不认识这种神奇的黄色芽子。 3. “识得黄芽家不贫”则表达了只有真正理解和掌握这种黄色芽子的人,才能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的生活。 4.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结合全诗的主旨进行赏析。 “金虎白龙诗”:这是一首咏物诗。金虎指人参果,白龙指灵芝,都是药中的珍品。“汞在中宫芽在南”,汞和芝都生长在南方,说明它们生长环境良好;“先须斟酌莫教参”,人参果和灵芝都含有对人体有益的成分,但必须经过加工后才能食用。“黄芽不是难求药,人自无知口不缄”,人参果和灵芝虽然珍贵
【解析】 此诗首联写玄珠歌的作者在皇宫内,以道术炼成一颗神珠,但最终被洪炉吞噬;颔联写神珠散尽之后,元神枯死;末联写诗人面对这惨景,感慨万分。 【答案】 注释:玄珠歌:道士炼丹求长生之歌。宫阙楼台:指皇宫。表道躯:表示自己的道行。不留命本:意谓不留恋自己生命的根本。敌洪炉:比喻炼丹炉。元神散走:指元神已散失。枯庭在:庭前枯萎。抛尽玄珠一物无:指元神已经散尽,留下的只是这颗玄色珠子。 赏析
注释:我非常依赖自己的聪明,喜欢是非分明,虽然我听到过佛法的道理,但仍然会违背它。 如果我能够不出家,不追求长生不死的法宝,结作一颗玄珠,就能穿透紫微宫。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于自己行为的一种反思与批评。他认为,自己过于依赖自己的聪明才智,喜欢是非分明,即使他听到了佛法的道理,也依然会违背它。这反映出诗人对自己行为的不满和自我批评。然而,他又提出了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即如果他能够不出家
注释: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一种神奇的物质,表达了作者对阴阳真气的理解和认识。 “此物天生人不知”:这个物品是天生的,人类并不知道它的存在。 “阴阳真气兑为离”:阴阳真气的兑卦象征为离卦,象征着阴阳两种力量的结合。 “坎宫五世求名姓”:在古代,人们常常用八卦来表示时间,坎卦代表水,代表着生命的孕育和成长。这里暗示着这种物品需要经过五世的努力才能被人们所认识。 “认得黄芽作圣基”
金虎白龙诗 道须心向北方穷,黄芽生长在铅中。 丹砂姹女真灵药,得伴相将去大蓬。 【注释】: 1. "道须心向北方穷":指修炼道家之道时,要心志坚贞,面向北方,穷尽一切困难。 2. "黄芽生长在铅中":指炼制黄芽(一种道教中的仙药)时,需要用到铅。 3. "丹砂姹女真灵药":丹砂是炼丹的主要材料之一,姹女则是道教中的女仙。 4. "得伴相将去大蓬":指炼制好的丹药需要得到仙人的陪伴和指导才能成功
金虎白龙诗 大道从来不负人,分明铅汞弃如尘。 莫言世上无灵药,二气丹砂水火真。 注释: 金虎白龙诗:这是一首描述道教炼丹术的诗歌。金虎和白龙是道教中的神兽,代表阴阳五行。这里用金虎白龙来比喻道教炼丹术中的元素。 大道从来不负人:意思是说,在大道面前,任何人都不会有任何的偏颇和偏见,因为大道本身就是公平正义的。 分明铅汞弃如尘:这里的“铅汞”指的是道教中的“铅鼎”和“汞鼎”
金虎白龙诗 大道遗留一卷经,自然匹配作仪形。 天生铅汞人间有,何得他州问药名。 注释:大道是道家所讲的至高无上的宇宙法则,它留下了一卷重要的经典。在这部作品中,自然规律得到了完美的体现,成为了一种仪态和形象。人们天生就拥有铅汞这两种元素,但是为什么还要到其他地方去寻找药物的名字呢
【注释】 金虎白龙诗:指《周易》中的八卦。金、木、水、火、土为五行。《周易·系辞下》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青龙白虎合为胎:青龙和白虎都是古代神话传说中司掌四方的神兽,这里比喻宇宙间各种事物互相联系,不可分割。 十月炉中满始开:十月指的是一年之中的十月时期,炉中满指的是炉火已烧得通红,此时炉中之物开始慢慢形成。 此是黄芽亲口诀:黄芽是指“离卦”,即“日”的象征
注释: 铅汞:指铅与汞,古代炼丹家认为它们是药物,能制化五脏六腑。乾:卦名,代表天,象征阳刚、坚强、刚毅。三关:指心肾肝三脏。追攀:追求修炼。疏狂性:放荡不羁的性格。尪羸(wāngléi):瘦弱无力的样子,形容衰老的病态。鬼颜:面如鬼魅之容,指病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修炼过程和效果的诗。诗人通过描述自己从少年时期开始就对修炼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一直在努力追求,但随着时间的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