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彦质
注释: 超然亭上,诗人登上了超然亭。超然亭,位于湖南长沙岳麓山脚下。鬓毛斑,指鬓发斑白,形容年事已高。浩荡秋风,秋天的风很大,吹得人心情舒畅。小立闲,在亭子里静静地站着,欣赏秋天的风景。岂为诗情堪过海,难道是因为诗情可以超越大海吗?只缘脚力要寻山,只是因为我要用脚步去寻找山峰。峭峰断续天容缺,陡峭的山峰参差不齐,天空显得有些残缺。高垒萦纡地势悭,高高的山峦曲折迂回,地势狭窄。回首不堪东北望
注释:东坡遗物,是苏轼的遗留之物。来归我,指东坡遗物被我收归。两手摩挲思不穷,用手抚摸东坡遗物而思绪万千,难以穷尽。举取吾家阿堵物,拿起我家的东坡遗物。愧无青玉案酬公,因为没有用青玉案酬谢东坡先生(即苏东坡)。 赏析:本诗是一首赠答诗。诗人收到苏东坡的遗物后,感慨万分,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诗人通过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表达了对苏东坡深深的敬仰之情。诗中既有对苏东坡的怀念,也有对东坡遗物的珍视。同时
释义: 寇莱公庙,死谪怜忠悯,生还喜子由。 荒祠连旧宅,几见海云秋。 注释: 寇莱公,即寇准,北宋名臣。他为官清廉,有“政事清明”之誉。但因直言进谏,得罪了宋英宗,被贬至雷州(今广东惠阳)。 死谪,指被贬到边远地区或死后的流放地。怜忠悯,同情忠诚的人,怜悯他们受到不公正待遇。 生还,指被赦免回朝。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苏轼在贬官途中经过惠州,与弟弟苏辙相遇。 荒祠,破败的祠堂。连,连接。旧宅
【注释】 跋:题跋。浯溪(wúxī)在湖南永州市零陵县,唐宋以来多有文人骚客游历题诗作画。造极:达到极点。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览浯溪后所题的。首句说,还未到浯溪就已经登临欣赏了。次句说,我笔力虽弱,但穷尽造化之心,也足以表现浯溪之美。第三句说自己是零陵新来的客人,现在已到了,所以可以一一寻绎。全诗以“未”字领起,一气贯之。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叙事,结构严谨。“笔力能穷造化心”
留别许廷惠 架空作屋才容膝,中有道人能湛然。门外红尘虽扰扰,枕边清梦自翩翩。 君如海燕时须到,我似江鸥日又迁。回首石桥桥上月,与谁同赏第三年。 注释: 1. 架空作屋才容膝:形容自己住的屋子很小,仅能容纳下自己的身体。 2. 中有一道人能够超然物外,不受世俗干扰。 3. 门外红尘虽扰扰:外面的世界虽然喧嚣繁华,但内心却依然平静。 4. 枕边清梦自翩翩:在梦中,我可以自由自在地飞翔。 5.
【释义】 濯缨亭:水清的浴池。正:直。萦:萦绕。槛:栏杆。拥:靠近。偏宜:特别适宜。云惨澹:天色阴沉。更好月黄昏:更美好的是,月亮在黄昏时显得更加明亮。 【注释】 ①“濯缨”二句:意思是说,濯缨亭的水非常清澈,可以濯洗冠带;它正对着高高的栏杆,近处又围绕着门楼。这两句诗写亭子的地理位置、景色和功能,以衬托其优美之景。 ②“偏宜”句:意谓濯缨亭特别适宜于观赏阴晴不定的天空景象
【注释】寇莱公:指寇准,北宋名臣,字平仲。英特:卓越不凡。谭笑:谈笑自若,形容神态自如。安社稷:安定国家。流离:流落离散。穷荒:边远荒凉之地。志气:意志和气节。 【赏析】寇准是北宋初期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他任宰相时,力主抗辽,反对议和,使宋辽边境得以安定数十年。他的《寇莱公庙》诗,就是对这位杰出政治家的颂扬。首联赞美寇准的气节和才华,认为他具有超越常人的气质
法轮寺 山路转至崎岖岭,水藏曲径田中深。 茂林深似海,古刹湛如渊。 岣嵝山未可到,禹碑真漫传。 西林归恐暮,欲去又茫然。 注释: - 山路转至崎岖岭:形容山路陡峭曲折。 - 水藏曲径田中深:指在弯曲的田间小路中,水流十分深邃。 - 茂林深似海:形容林木茂盛,像海洋一样浩瀚无边。 - 古刹湛如渊:指古老的寺庙如同深渊一般深沉神秘。 - 岣嵝山未可到
【注释】: 苏:指北宋词人苏东坡(苏轼)和苏辙。二苏:即指二人。翰墨仙:指书法绘画艺术高超的文人。谪坠:被贬谪到蛮荒之地。百蛮:泛指蛮荒之地,如南方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兄弟:兄弟俩。对床眠:同床共寝。此意:这种心意。孤一世:独守一生。 【赏析】: 此诗是作者于绍圣四年在雷州贬所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弟弟苏辙的怀念之情。首句“雷州苏公楼”点明了写作地点,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注释】 胜业寺:在陕西省西安市。 故宫:指长安城,唐时为京城,故称长安城。禹迹:禹治水后,将天下分为九州,此指洛阳。 胜地属僧家:胜业寺是僧人居住的寺院,所以称为胜地。 古庙松阴合:指寺院中庙宇的周围有苍松翠柏。 幽亭竹影斜:指亭台旁边有竹林,竹影斜斜地映在亭台上。 岭云吟外澹,山鸟定中哗:指站在高处远眺,只见岭上白云飘荡,山谷中的鸟儿发出阵阵鸣叫声。 谴逐:被贬黜。轻别:轻易离别。客路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