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义
【注释】 梅竹幽禽:指梅、竹子。幽禽,这里代指梅花、竹子等植物。 陇头:陇山之头,这里泛指南方山区。 梅发雪晴时:梅花在雪后天晴时开放。 疏篁:稀疏的竹丛。 晚色宜:傍晚的景色很美。 何事幽禽不归去:为什么这些幽静的鸟都不离开呢? 应怜冰玉到寒枝:应该怜悯冰雕玉琢般的花朵来到寒冷的枝头。 赏析: 《梅花竹》是一首咏物抒情的小诗。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梅花和竹子比作有情感的“幽禽”
【注释】 ①“洪下吕梁”句:指徐州的洪洲。②“巨石飞涛”句:巨石从高处冲落,势如春雷,声若雷霆,水浪激荡。③“疏凿年”句:当年疏通河道的人是谁?④“生民犹赖”句:老百姓还依靠了大禹开凿河渠的功绩。 【赏析】 诗是一首咏赞水利工程的诗。诗人以“洪下吕梁洪”,写徐州的洪泽湖;用巨石飞涛势若舂,写大禹治水时的情景,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水利工程图。“疏凿当年谁氏力,生民犹赖禹王功”
注释: 紫陌:紫色的道路。 香尘:香气弥漫的尘土。 荡绿漪:荡起绿色的水波纹。 离离: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此处指江边的草木。 鸟啼花落时:鸟儿叫声和花儿凋零的景象。 行人肠断时:行走在外的游子听到这些景象,心中不免感到伤感,以至于肠子都断了一般。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描绘雨后的景色和行人的心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首句“紫陌香尘荡绿漪”,描绘了雨后紫陌上香尘飞扬的景象
注释:江面辽阔,寒气逼人,四下里一片苍茫。扁舟停泊在江边,不知何事?想那扁舟一定驶入山阴道中,直到兴尽才回来整理钓竿。 赏析:诗人以“钓雪”为题,抒发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诗的前两句写景,描绘出一幅清冷的寒江雪景图。后两句抒情,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的渴望和追求。整首诗意境高远,语言简练,情感真挚,令人回味无穷
【注释】 (1)湘浦:湖南的湘江。 (2)宿雨晴:指早晨雨停了,阳光照耀,天又放晴了。 (3)鹧鸪:鸟名。鸣声如“行不得也哥哥”。 (4)碧云风净凉生后:意思是说,在碧空万里无云的晴日里,一阵微风吹来,顿时清凉四溢,使烦闷的心情一扫而光。 (5)顿觉烦恼分外清:顿感心情舒畅,烦恼全消。 【赏析】 此诗描写诗人在清晨观赏湘江景色,感受自然之妙。首句写雨后初晴,阳光明媚;二句写隔着树林
【注释】 木落:落叶。林空:树梢光秃。衡门:横木为门,用横木做成的门。镇日:整日。吟怀:吟咏怀抱。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寒冬中独坐时的感受。首句写冬日林叶凋落,树木光秃,秋风怒吼,给人以凄冷之感;次句写冬雨潇潇,寒风凛冽,更增几分寒意,使人感到苦不堪言;末句写自己独坐在门前,无人来访,只能长吟短叹,更加感到孤寂、凄凉。全诗以景起兴,情景交融,抒发了作者在严冬中的孤独、寂寞之情
【注释】 挽:慰问。高味道:作者的同乡,曾为翰林学士。翰墨:指书法和绘画。淋漓:流畅。色尚鲜:意指书法和画笔都十分生动。竟骑:突然骑着。玄鹤:传说中的一种鸟,这里比喻仙人。辽天:辽远的天空。重相迥:重新相见。惘然:怅惘、失意。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高味道的诗,是作者在一次过访高味道家,见到壁上所题的诗句后而和作的。全诗以“别来十载重相迥”领起,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之情
诗句解析: 1. 忆味道因窗外有蔷薇花一架故因起兴时永乐廿二年春三月也 - 忆味道: 此句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可能是回忆过去的某个特定时刻或事件。 - 窗外有蔷薇花一架: 描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蔷薇花盛开,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 故因起兴: 这可能是在某种情境下,因为有了蔷薇的出现而引发的一种情感或思考。 - 永乐廿二年春三月也: 指明了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即永乐二十二年春季。 2
【注释】 蓬窗:指简陋的窗户。数点晴更好:远山如点点春意更显明媚。 紫翠空蒙:指天空和山林的颜色。可扫:可以扫除。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首句写清晨从梦中醒来,看见窗外的景色;二句写诗人看到远处的青山,觉得它们比平时更加美丽;三、四两句则进一步写诗人所看到的景致。 “远山数点晴更好”,这一句用“数点”来形容远山在晴日下显得更加美丽。“数点”是形容数量少,但又不是完全没有
注释: 宦游蓟北一年馀,每叹离群学业疏。——你宦游蓟北已经一年多了,每次离开家乡都感到自己与朋友的学业疏远。 传语江南诸故旧,如何不寄半行书。——你要告诉那些老朋友,为什么不寄给我一半的书信呢? 赏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写诗人在蓟北的生活和感受,第二句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担忧。第三四句写诗人对友人的期望和要求。全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