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义
【解析】 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扶策出林坰”意为:扶着竹制的扇柄走出树林深处
【注释】客邸:旅舍。中秋:指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古人以阴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 “囊”:口袋。“空”:无。“任他”:任凭。“明月满”:明亮的月光洒满大地。“辜赏”:辜负。“有谁怜”:被谁同情、怜惜? 【赏析】此诗是作者在客邸中秋时所作,表达了作者的孤寂之情。首句写中秋月夜,诗人客居异乡,囊空如洗,连买酒喝的钱都没有,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皎洁的明月,而自己却无法欣赏。第二句写诗人虽然对明月满怀期待
【注释】 戏题小扇诸侄各争先以讨笔以答之:我开玩笑地为我的侄子们题写了一些小扇子,让他们都来争着要我给他们写东西。 行藏随所遇,用处绝欹尘:我的行为和遭遇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没有什么固定不变的东西。用在诗句中,指人应随着形势的变化而改变。 若问平生伴,清风是故人:你问我一生的伴侣是谁,那就是清风。 【赏析】 此诗为作者自题小扇诗,表达了诗人随遇而安、清高自持的情怀和对清风的珍视之情
【注释】: 1. 林壑树苍苍:指深山密林,郁郁苍苍。 2. 金炉霭篆香(àn zhuàn xīn):指香炉内香烟缭绕。霭,同“霭”。 3. 问渠何所祝:即问渠从何处求取祝福。 4. 寿域共天长:愿长寿的福分与天地一样长久。 【赏析】: 这是一首祝贺侄子们生日的诗。全诗以写景为主,抒发了对侄辈们的深情厚谊。 开头两句“林壑树苍苍,金炉霭篆香”描写了一幅山林树木苍翠欲滴
注释:露水寒冷,秋风细细,天空高远,月亮升得很慢,一年之中只有这个中秋之夜,月光的光彩比其他时候都要好。 赏析:此诗是诗人在中秋时节因病不能赏月而作,以写景抒情为主。首句“露冷金风细”,点明时间、天气,渲染出清秋的寒意与凄清。次句“天高月上迟”,既写出了“月”的动态,又写出了自己的心情。第三句“一年惟此夜,光彩胜他时”,既是对前两句的总结,也是全诗的主题句。最后两句,诗人由自然之景联想到人间之景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分析诗中意象、炼字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首先看“野树映晴川,舟横古渡烟”,野树映晴川,指野树映衬着晴朗的河水,形容景色美丽;舟横古渡烟,指小船横在古老的渡口,周围弥漫着轻雾。此句描绘出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江景之美,并抒发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接着看“分携如不忍
这首诗的大意是:云树在晴空之中,书亭俯视碧流。问津的人已经远去,闲却济川之舟。 “云树凌晴汉”描述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云彩缭绕在天空中,树木在晴朗的天气里显得格外清晰。这里的“凌晴汉”,可以理解为云彩和树木都在晴朗的天空中,给人一种宁静、美好的感觉。 “书亭俯碧流”则是对“书亭”的描述,书亭坐落在清澈的河流旁,俯视着流水。这一句通过描绘书亭的位置和周围的景物,让人感受到了一种静谧
诗句释义: 不踏西湖路,于今又几年。 清风明月夜,还忆老逋仙。 译文: 我并未走过西湖的那条路,转眼间已经过去了许多年。在清风明月的夜晚,我总会回忆起那位名叫老逋仙的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西湖边散步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老友的思念之情。诗中的“清风明月夜”营造了一种宁静、美好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喜悦。而“还忆老逋仙”则表达了他对老朋友深深的怀念
诗句如下: 庾岭春初动, 孤山雪未消。 玉人无处觅, 风外暗香飘。 注释: - 庾岭:古地名,位于今江西省南昌市境内。 - 春初动:春天刚刚到来。 - 孤山:又称青山,在今天的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 - 雪未消:指雪花尚未融化。 - 玉人:美女,美人。 - 无处觅:找不到,无法找到。 - 风外:风之外,即风中。 - 暗香飘:指梅花散发出的香气在风中飘散。 赏析:
【注释】:这首诗是作者在与侄儿们玩赏小扇子,各争先以讨走笔以答之的情景。诗中通过写山深林密、鸟声柔美、云影飘渺、扫石对溪流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情怀和闲适恬静的生活情趣。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与侄儿们玩赏小扇子,各争先以讨走笔以答之的情景。诗中通过写山深林密、鸟声柔美、云影飘渺、扫石对溪流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情怀和闲适恬静的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