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康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 还丹九转解延龄:还丹九转是道教中的一种修炼方法,通过九次的炼化,可以长生不老。这里用“解延龄”表示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人们延长寿命。 - 不及心丹更有灵:心丹是指人的内在精神,比单纯的物质(如还丹)更为珍贵,因为它能够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和提升。这里的“更有灵”强调了内在精神的重要性。 - 三戒从来是良药:这里的“三戒”指的是道家的三种戒律,即无为、清静、守柔
《寿徐老翁》 年登七十无老态,岁岁寿星光射秋。 王母蟠桃不须献,醉呼方朔自来偷。 注释:年龄已达七十岁,却依旧保持着年轻的心态,岁月的痕迹无法在其身上显现。每当秋天来临,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大地,就像是天上的寿星在向人们展示着他的光芒。王母娘娘的蟠桃园中的仙桃无需献上,因为仙人自有其逍遥自在的生活。喝醉了酒后,会呼唤东方朔来偷取仙桃,享受那片刻的欢愉。 赏析
【注释】 ①“偶忆”句:偶然想起。芮明府:指唐代的朱商潜,他官至芮州司马,故称。范淞南四老:范成大、张浚、周必大、朱淑实四人皆绍兴中名士,合称“南四老人”。彭水:地名,在今四川彭山县。竹:代指竹节,即“竹子”。范淞:范成大之弟范成大的字,时年七十余岁。 ②“寡嫂”句:嫂子寡居,有高风亮节。多:形容词,表示数量多。风节:风度和操行。 ③“门如”句:门庭像法吏之家那样森严,说明其家风严谨。 ④小郎
这首诗的意思是:刚刚遇到你,就称呼你为郎。仙女的风情还在我心头萦绕。别笑我思家出外,因为我家中也有糟糠。 注释: - 生客:刚遇到的新客人。 - 仙女:这里比喻女子。 - 洞:指洞房,新婚的住处。 - 糟糠:粗劣的食物,用来象征贫贱的生活。 赏析: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新人的喜爱和期待,以及他对家庭和生活的深深眷恋。他不想因为外出而忘记家中的女子,即使家中有“糟糠”也能相守。这种情感深沉而真挚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句、重点词来赏析。“唤渡”意思是招呼船夫摆渡。“白浪”是江水的颜色,也指大浪,用一“白”字概括了长江的浩瀚和奔腾。诗人以白浪形容浪花,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意融为一体,表现出一种豪放不羁的胸襟。“荡舟力年华”意为划船时用力地度过年华。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划船”比作“度过年华”,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之情
诗句释义: 1. 骏马胡鹰万里天 - 骏马:指健壮且速度快的良驹。在这句诗中,"骏马"象征着速度和力量,暗示了主人公或骑手的勇猛和矫健。 - 胡鹰:这里指的是大型猛禽,如鹰或鹰科鸟类。"胡鹰"可能代表了高远和自由的精神,暗示了狩猎活动中的自由和无拘无束。 - 万里天:表示天空辽阔,无边际。这表达了一种广阔视野和无限可能的意境,可能是对整个狩猎场景的概括,也可能是对人生旅途的隐喻。 2.
【注释】渔樵问答:指《庄子·外物》中的两个典故。担头春酒一瓢多,树底看山树底过。 谩说江湖妻子乐,几人失脚在风波。 译文: (1)春日里挑着酒桶走,一瓢春酒喝个够。在树上看山又下山。 (2)只是说江湖上夫妻快乐,但有几个能平安度过? 赏析: 这首诗通过“渔樵问答”的情节来表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体悟。全诗以渔父的口吻,对一个不谙世事的年轻人进行了劝诫。 首句“春酒一瓢多”,写年轻人挑着酒桶
观烧劫图 福严寺里秃鹙儿,不竖幡幢竖贼旗。白昼杀人凭佛力,严沙沟变火坑池。 注释:在福严寺里,那些秃鹫(秃鹙儿)不竖起幡幢,却竖起了贼旗。白天杀人依靠的是佛法的力量,而严沙沟却变成了火坑池。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残酷的画面,展示了佛教寺庙在战乱中的惨状。诗中的“秃鹙儿”指的是秃鹫,它们在寺庙中不竖起幡幢,反而竖起了贼旗,象征着寺庙被破坏、信仰被摧毁
注释: 观烧劫图:观察被烧死的百姓。观,看。烧劫,焚烧抢劫。 烧劫谁能作画图:谁能把烧死百姓的场景画出来呢? 南阳壮士手亲摹:南阳有个壮士亲手绘制了被烧死百姓的画面。南阳,地名,这里泛指中原地区。 官兵一出髡郎死:当官的军队一来,那些被烧死的人就全都死去了。髡郎,被剃光头发,失去自由的俘虏,也作“虏”。 满县歌声听鹧鸪:整个县城里都传唱着悲苦的歌曲,那声音就像鹧鸪在鸣叫一样。 赏析:
注释:南州有位品德高尚的高人,他的好儿子,尽管他生活清苦但却坚持自己的节操。他在家闭门不出地读书,度过了许多年月,从不把名姓向别人提及。 赏析: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清贫而坚贞不屈的生活画面。诗中的高士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他的儿子也是一个有才华的人,但是他却选择了隐退在乡间,过着清苦的生活,坚守着自己的节操。他不以自己的贫穷为耻,而是坚持自己的清白,不向人炫耀自己的身份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