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康
夏封君草堂 埋骨荒山下,于今已廿年。 两雏双白璧,三世一青毡。 高行乡人诵,遗经弟子传。 惟余手栽树,长对草堂前。 注释: 1. 埋骨荒山下,于今已廿年。 - 埋骨:埋葬尸体。 - 荒山:荒凉的山。 - 廿年:二十年。 2. 两雏双白璧,三世一青毡。 - 两雏:指两个幼子。 - 双白璧:指两个幼子像白璧一样美好纯洁。 - 三世:三代。 - 一青毡:指世代相传的青布制成的毡毯。 3. 高行乡人诵
【注释】 嘉树:美好的树木。崇垣:高大的墙。清流:清澈的水流。筚门:简陋的门,这里指贫民的住所。治生:治家理财。粟帛:古代货币单位。鸡豚:祭品。闲情寓:寄托悠闲的心情。衣冠古制:古代礼仪制度。野老:乡村的老人。长儿孙:长寿的子孙后代。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归隐时所作。前四句写翁庄的环境。“绕”、“映”二字用得极妙,把环境写得非常优美动人。 首联“嘉树绕崇垣,清流映筚门”
白屋 在没有媒人撮合下,我与她相约于春来时。 春至草深乱如麻,我心却依然如旧。 席门风自动,圭窦日长阴, 袖有匡时策,诗皆治世音。 一朝登紫阁,慎莫变初心。 注释:在没有媒人撮合下,我和她相约于春天来临时。当春天到来的时候,杂草茂盛,到处都是一片乱麻。虽然心中有所期待,但是仍然无法忘怀旧情。席门随风自动,圭窦日长阴,袖有匡时策,诗都治世音。有一天我被推荐上了紫阁,千万不要改变当初的初心。 赏析
溷杂岂我事,奔趋非我能。 身如临水鹤,心似出家僧。 入竹雪堪听,采花蜂可憎。 夜来读无逸,不厌浊油灯。
百岁实难致,近之能几人。 平生方寸地,到老一腔春。 文献当时族,衣冠太古民。 从今后来者,何处望清尘。
泮水游歌日,于今已十年。 蹉跎天府榜,迢递客乡船。 岁月当强仕,文章得正传。 高山须仰止,只在范庄前。
一官辞谢冒严威,圣主恩深特赐归。 鹤发有缘重聚会,鹓班无分得留依。 九重宫阙瞻天近,千里家山见雁稀。 非厌广文毡冷澹,恐教尘满老莱衣
晋人书法盛唐诗,曾向人家屡见之。 故老怕谈参政事,诸生痛哭授经师。 华亭城外松连谷,文笔峰前树掩祠。 遗像宛然多岁月,仰瞻还动后人思
县城南去渺江津,烟水沧洲杜若春。 百亩园田供祭享,几家鸡犬聚比邻。 功名不入闲边梦,鸥鸟如知物外身。 不是圣朝徭役简,岂容林下有遗民
甫里繁华照市明,况多人物负才名。 青春诗酒平时社,白昼弦歌到处声。 唐士昔居元有宅,吴王此地旧无城。 行随流水登归棹,一路居民识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