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嵩
这首诗是一首赠诗,诗人通过自己的视角来表达对友人的祝福。 火轮漫碾三山路:火轮指的是太阳,象征着光明和繁荣。三山指的是中国的名胜古迹之一,黄山。这里的“碾”是碾过的意思,表示太阳的光芒照亮了大地,使得三山都沐浴在阳光之下。 彩鹢何妨六月行:彩鹢是古代的一种神鸟,象征着吉祥和好运。六月行意味着在炎热的夏天也可以出行。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祝愿,希望他能够在任何时候都能如神鸟一样,享受生活的美好
诗句解析与译文 第一句:“并辔殷勤廿六年” - 关键词解读: - 并辔:并肩而行。 - 殷勤:深情厚意。 - 廿六年:二十年的岁月流逝。 - 诗意赏析: - 描述了与林泸江兄共骑并驾,彼此相伴已走过二十年的时光。这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长时间的相伴。 第二句:“白莲池上景依然” - 关键词解读: - 白莲池:一个具体的地点。 - 景依然:风景依旧。 - 诗意赏析: -
诗句释义 1 乾坤邂逅识同心:在这里,“乾坤”通常代表整个宇宙或世界,而“邂逅”则意味着在偶然的时机或场合中相遇。"识同心"指的是彼此之间有共同的心意或目标。 2. 孤鹤横霄度好音:这里的“孤鹤”象征着孤独和自由,而“横霄”则表示飞翔于高空或穿越天际。"度好音"暗示着某种美好或和谐的声音。 3. 影透碧云劳仰探:"碧云"指的是美丽的天空或云端,而"劳仰探"则是形容努力去仰望或探寻之意。 4.
【注释】 缥缈:形容山色迷蒙,烟雾缭绕。罗浮:山名,在今广东。紫翠巅:指山顶的紫色和绿色。新州:地名,今广东省新兴县。腾步:登山。分携:离别。莫论:不要谈论。黄龙:即“黄龙寺”,古刹名,在今广东省新兴县。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新兴(今属广东)游览时所作。首句写景,用“缥缈”一词形容山色迷蒙,烟雾缭绕,突出了山之高峻,给人以朦胧美;次句写情,回忆当年与诸贤一起登临此山的往事,表达了对诸贤的怀念
【注释】 罗浮山:在广东省境内。四百:指四百余里。仙游:神仙的漫游。飞舄:传说为仙人之鞋。几:犹言“何”。新州:即番禺,今广州一带。道交:指道教同道。神交:指神仙间的交往。寄:寄寓。仙风:指道家修炼得道后所表现出来的风格。流:指风度、风采。 【赏析】 此诗是诗人寄给新兴诸子的二首诗中的一首。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与他们结交的深厚感情。首句说:我在四百里外的罗浮山,怀念着我们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
【注释】 百年天地几同心:指一百年来,天下的人心是相同的。焦桐:乐器名。 括囊聊尔付长吟:意谓把心裹起来随便吟咏一番。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的赠诗。诗人通过描写与朋友在明月下相聚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首句“百年天地几同心”,意为百年来,天下的人心思都是一样的。这里用“几”字,强调了时间的漫长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一致性。 第二句“偶识焦桐共此音”
注释: 苏泉:指苏轼的故乡眉州,位于长江北岸。别去:离别。今经久:经过长时间了。铁砚磨坚志若何:用铁制的砚台磨砺坚强的意志,究竟如何呢?识:了解、认识。道行:指修行的法门、道路。胜会:高明的集会。真胜:真正地胜过。日晴:太阳晴朗的日子。东海:指大海。已无波:已经没有波涛。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是苏轼在《寄林诚伯》中写给他的好友林诚伯的信中的一首,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人生哲理的看法。
【注释】 鹿洞、康山:均为地名。鹿洞在江西庐山五老峰南麓,康山在江西南昌东北。两仪:指阴阳二气。 【赏析】 首联是说,高峻如鹿的庐山,流经千古,其精神一直激励着后辈。康山则以劲气雄浑而著称,为天地之精华,此二者都象征着儒家学说中“刚毅”的精神。 颔联写诗人乘舟经过鄱阳湖时,看到落星湖口一带风光秀丽,云蒸霞蔚,于是产生了仰慕之意。这里用了一个典故,《史记·封禅书》载,汉武帝曾到泰山封禅,并刻石纪功
出门平地纵登山,着脚今经第几关。 坐上峰头听仙籁,恍疑笙鹤半空还。 注释与译文 - 出门平地纵登山:在广阔的平原上纵身一跃,直上高山。 - 着脚今经第几关:脚下经过的是第几个关卡或困难。 - 坐上峰头听仙籁:坐在山峰之上,聆听那如仙境般的自然声音。 - 恍疑笙鹤半空还:令人恍惚间仿佛看到仙乐飘飘,仙鹤在空中飞翔返回。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登高望远、欣赏美景的场景
注释:洛阳城中的官帽冠盖称誉着这个仁里,司马归来已是两鬓稀疏。回想过去十年的天上梦想,如今身边亲近的人中,有几个像鹓和鹭?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送别的对象是友人司马光。司马光字君实,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曾主持编纂《资治通鉴》。“冠盖”指高官显贵,这里借指朋友。首句点出地点和人物,说明送别之人非比寻常。第二句写司马光回到故乡后,头发稀疏了,形象地表现了司马光的清心寡欲,不慕荣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