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嵩
燕谋丰芑此邦畿,帝座千年仰紫微。 报国有心无可效,独怜身瘦得民肥。 注释: 燕谋丰芑(qǐ):燕国谋划丰收的举措。 邦畿(jī):国都附近的地区。 紫微:指紫微宫,皇帝居住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奉答宗室瑞昌府虚白殿下次来韵的作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担忧和无奈,以及对人民的深深忧虑。 第一句“燕谋丰芑此邦畿”,诗人以燕国的繁荣为引子,暗示了国家的繁荣与自己的忧思。燕国是北方的一个大国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先要注意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格式”,然后根据各选项的表述,在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对应的语句,最后结合重点诗句作答。 本题要求对五言律诗《元旦夜梦屋后盛产灵芝既报得长孙又闻国医活泉疗儿妇有再生之力喜而赋赠》逐句释义,并给出注释。考生应先明确这首诗的题目及作者,然后按照要求作答。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屋后五色灵芝生
【解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与席铭泉在滇阳相会时握手道别,“忍”字写出了送别的不舍;“金马”代指云南,“玉人”代指席铭泉,“雪蹄轻”形容马匹行色匆匆;“狂风”“雨晴”“波后”三句描写了一幅天气晴朗、道路通畅的美好画面,表达了对朋友一路平安的祝愿。 【答案】 译文:我在滇阳与你握手告别,你的马儿像玉人一样轻盈地飞驰。 赏析: 首联写送别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五车(指书籍)何必穷经典,半部犹堪佐太平。 - “五车”表示书的数量很多,“何必穷经典”表示不必深究所有经典。 - “半部”指的是一部书的一半,表示只要读一半的书就足够了。 - “佐太平”表示帮助维护和平。 - 试问当年中令子,是何心诀掌中明。 - “中令子”指的是古代的宦官,这里用来形容那些掌握权力的人。 - “心诀”表示内心的诀窍或智慧。 -
解析: 1. 第一句:“谁道鲁沂非此地” 注释:这里引用了古代诗人对地方的称呼。"鲁"是古代地名,"沂"也是地名,"非此地"表示这不是一个地方。这里的"鲁沂"指的是温泉所在地的别称或者名字。 2. 第二句:“温泉腊月浣春衣” 注释:"温泉"指的是温泉所在地,"腊月"指的是农历腊月,即一年中的最后一个月。这句话描述的是在这个季节里,人们在这里洗涤衣物,准备过冬。 3. 第三句:“龙吟不尽笙歌调”
游社渚塌山四首·其四:钟声凭阁起名山,唤醒尘寰梦觉关。入定有人能出定,岂无携椟载珠还。 此诗出自明代文学家庞嵩之手,共四首,为游社渚塌山的写景之作。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下面将逐句进行详细解析。 1. “钟声凭阁起名山”: - “钟声”指的是寺庙中的钟声,通常具有宁静和祥和的意味。在这首诗中,钟声被赋予了一种神圣的力量
【解析】 这是一首以禅喻诗的小诗,是作者在一次偶然的机缘中吟咏所得。全诗四句,每句七言,结构严谨,音韵和谐,意境高远。第一、二句说万物本无差别,只是人的肉眼耳听有差异,而人的认识却受自己的心性所支配。第三、四句写自己领悟了这一道理后,对万物有了新的认识,不再像以前那样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待世间的一切了。全诗表现了诗人由迷到悟的心路历程,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深刻体悟。 【答案】
我们将这首诗分成四句进行解读: 1. 水原高子携无锡邵母贞节卷至留都示予援笔书之 2. 耿耿柏舟明髧髦,丝丝蓬鬓抚遗孤。 3. 百年但保贞心在,岂论浮名定有无。 4. 赏析: 第一句"水原高子携无锡邵母贞节卷至留都示予援笔书之"描述了水原高子将无锡邵母的贞节卷带到南京,并将这些卷轴展示给我,让我用笔墨记录下来。 第二句"耿耿柏舟明髧髦,丝丝蓬鬓抚遗孤。"则是描绘了一幅画面:明亮的月光下
【诗句解读】 1. 中天积翠拥巍楼:在高空中,郁郁葱葱的山峦聚集在一起,环绕着巍峨的楼台。 2. 碧草平连白鹭洲:绿草如茵,与平静的白鹭洲相连接。 3. 敝簏有书来鹿驾:我的书架上堆满了书籍,就像驾车时带着的鹿一样。 4. 钓竿无饵付鱼舟:钓鱼时没有饵料,就交给了渔船。 【译文】 在天空中,高耸的山岭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片翠绿的景象,环绕着一座巍峨的楼台。绿草如茵,与平静的白鹭洲相连
静时观物动观心,酒到方玄乐太音。 安乐小窝人未睡,更从花下共沉吟。 注释 (1)“静时观物”:指在安静的时候观察事物,体会其内在规律。物,事物的本原。 (2)“动观心”:指在行动中观察自己的心境。动,行动。 (3)“酒到方玄乐太音”:意即在饮酒时才能领悟到玄妙的快乐和音律的美妙。方,刚刚。玄,深远。这里指酒到微醺时最能体会到生活的真谛。 (4)“安乐小窝人未睡”:意即在安适的小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