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风鹿洞流千古,劲气康山塞两仪。
舟过落星湖口路,望中云翠是吾师。

【注释】

鹿洞、康山:均为地名。鹿洞在江西庐山五老峰南麓,康山在江西南昌东北。两仪:指阴阳二气。

【赏析】

首联是说,高峻如鹿的庐山,流经千古,其精神一直激励着后辈。康山则以劲气雄浑而著称,为天地之精华,此二者都象征着儒家学说中“刚毅”的精神。

颔联写诗人乘舟经过鄱阳湖时,看到落星湖口一带风光秀丽,云蒸霞蔚,于是产生了仰慕之意。这里用了一个典故,《史记·封禅书》载,汉武帝曾到泰山封禅,并刻石纪功。传说汉武帝曾梦见一神人对曰:“黄帝时,令太卜占云:‘後五百岁而有圣人出于下土,名曰轩辕黄帝。’帝醒来即命泰山上刻石记之。”又据《元史·地理志》,“鄱阳湖……北通长江,西达大江”。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在落星湖畔看到如此美景,真令人心旷神怡。诗人通过这一自然景观,来抒发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敬仰之情。

尾联是说,我乘船经过落星湖口时,远远望去云层间仿佛有老师的身影。这里的“望中”二字,既表明了诗人是在观赏景色之时突然产生的感觉,也表达了他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庐山、康山和鄱阳湖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