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嵩
【注】:宜章寄玄圃弟万顷青田拥屏门,山内孤城郭外村。 百曲溪流开道路,忽闻鸡犬讶桃源。 注释:1. 万顷青田:形容一片广阔的绿色田野。2. 屏门:指屏风般的门。3. 山内孤城:指位于群山环抱中的小城。4. 郭外村:城外的村庄。5. 百曲溪:曲折蜿蜒的河流。6. 忽闻鸡犬讶桃源:突然听到鸡鸣狗吠的声音,让人联想到《桃花源记》中描述的理想世界。7. 桃源:即桃花源,传说中一个与世隔绝、生活美好的地方
得月楼四景分题为梁徵君 赏析 庞嵩创作于明代的《得月楼四景分题为梁徵君》,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自然景观。诗中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还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技巧。以下是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解释: - 首句“宿雨初晴汾水头”,描述了雨水过后的晴朗天气,诗人站在汾水边,感受着大自然的清新和生机。宿雨意味着长时间的雨后,而初晴则表示雨过天晴,天气变得明朗起来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玉宇风高秋气清:“玉宇”指的是宫殿或楼阁,这里可能是指得月楼。“风高”形容空气清新,没有污染。“秋气清”则描绘了秋天的清凉和宁静。这一句表达了得月楼在秋季清晨时分的景象,天空晴朗,空气清新。 2. 钧天灵籁静中鸣:“钧天”指的是极高的天空,这里指天上的声音。“灵籁”是美妙的音乐,通常用来形容自然之声。“静中鸣”表示在这寂静的环境中,美妙的旋律显得格外清晰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衡山追和:作者对衡山(在今湖南)的怀念。 - 支策罗浮七洞天:指支策到罗浮山寻找仙境,这里指的是道教的“七十二福地”之一。 - 祝融绝顶访栖禅:祝融峰是罗浮山的最高峰,传说中为炎帝神农氏所居,所以被称为“祝融”。 - 天空籁息钟初定:形容夜晚宁静的气氛。 - 独扫云根枕月眠:独自躺在云彩的根部,听着月亮的声音入睡。 - 赏析:这是一首咏古抒怀诗
朔风吹雪上南枝 朔风吹过,将白雪吹上枝头。冬日的严寒中,东阁官梅悄然绽放,预示着春天的临近。 注释: 朔风,北方寒风;南枝,南方枝条;东阁,官署中的楼阁;欲放,即将开花;骚客,指诗人;醉高明月榻初移,意为酒后与明月共度时光。 赏析: 本诗描绘了冬日里的景象。北风呼啸,雪花飘落,落在南方的树枝上,显得格外刺眼。而在这寒冷的环境中,东阁官梅却悄然开放,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注释: 1. 一卧天关已十年:意思是说,我已经在天关待了十年了。 2. 出门三札信虚传:意思是说,我出去已经有三年多了,但是没有看到什么实质性的东西。 3. 今朝得睹衡云面:意思是说,今天终于看到了衡山的云层。 4. 七十二峰都眼前:意思是说,所有的72座山峰都在我的视线范围内。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诗中充满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厚感情。他通过描绘自己的经历
【注释】 偕:和。洪觉山:指洪觉禅师。洪觉禅师,名慧能,唐代著名僧人,为禅宗五祖的法嗣。九原:坟墓。何可作:如何能够成为。传钵意:传授钵盂之意。钵盂:佛教僧侣用以盛饭食的器具。万寻江水:形容江水之深。寻:古长度单位,一寻为八尺。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写诗人与洪觉禅师同游钓台时的观感和感慨。诗前两句是说:夫子(指孔子)九泉之下,又怎能成为世人传颂的楷模呢?这里“夫子”二字,是借用孔子的典故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共四句。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每一句都有其独特的意境和情感。下面是逐句释义: 第一句:“帘卷交疏夏昼长,炎天冰雪自生凉。” 注释:夏天的午后,天气炎热,但是当窗帘被拉起时,却仿佛有一阵冷风扑面而来。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将夏日的炎热与清凉进行了巧妙的对比,使得读者感受到了夏日的热烈与寒冷。 赏析:此诗通过对夏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炎热夏日的感受
【注释】 喜惺庵弟得归:喜惺庵的弟辈,终于回来了。 春草池塘拂钓矶:春天的时候,绿草铺满了小池塘,钓鱼人常常坐在岸边的小石上垂钓。 九边:唐代指今北京至山西北部一带地区。这里泛指京城。 明皇:即唐玄宗。 金针:缝纫用的针。比喻好针线。 衮(gǔn):古代帝王的衣服,这里借指皇帝的龙袍。 斑斓:五彩缤纷的意思。旧衣:破旧的衣服。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弟弟归来的祝贺之词
注释: 井边的梧桐刚刚滴下露珠,显得格外清冷,我非常高兴地看见仙女们捧起玉盘。她们用玉盘把浮云洗净,让天空变得清澈无瑕,中宵时分还留下美丽的月色供万人欣赏。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月亮的诗作。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