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梧初滴露光寒,喜见仙娥捧玉盘。
净洗浮云无点翳,中宵留与万人看。
注释:
井边的梧桐刚刚滴下露珠,显得格外清冷,我非常高兴地看见仙女们捧起玉盘。她们用玉盘把浮云洗净,让天空变得清澈无瑕,中宵时分还留下美丽的月色供万人欣赏。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月亮的诗作。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井梧初滴露光寒,喜见仙娥捧玉盘。
净洗浮云无点翳,中宵留与万人看。
注释:
井边的梧桐刚刚滴下露珠,显得格外清冷,我非常高兴地看见仙女们捧起玉盘。她们用玉盘把浮云洗净,让天空变得清澈无瑕,中宵时分还留下美丽的月色供万人欣赏。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月亮的诗作。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这首诗由明代的庞嵩所作,题目为《和赵瀔阳游罗浮六首·其四·宿黄龙洞》。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赏析: 1. 诗词原文: 耽山偏我僻,阅世总云浮。 屋角游丝静,庭空积翠稠。 出门迎道侣,入室愧前修。 五百乾坤会,今经到几秋。 2. 逐句释义: - 耽山偏我僻:偏爱山林,独自享受。 - 阅世总云浮:经历世事如同飘荡在云中。 - 屋角游丝静:屋檐下飘动的细丝显得宁静。 - 庭空积翠稠:庭院里满是翠绿
注释: 骑着牛的仙子远远地离去了,隐士卜居在石洞中。 石洞中有匡救时世的策略,亭子里摆放着问字书。 云烟随着杖屦飘散,霖雨渗入耕锄之中。 客人到访帽子倒扣,不必嫌弃礼节过于疏远。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和山水风光的诗歌。 首联“骑牛仙子远,卜筑隐人居。”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隐居于深山大泽的图景。骑牛仙子代表着超凡脱俗、远离世俗的境界,而隐士则代表着归隐山林、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陠陀岩次钟梅村 久负龙江约,俄鞭鹤驾行。 金兰联旧会,玉宇肃秋清。 寺隐岩扉合,香浮石磬鸣。 共歌天保颂,千载祝皇明。 译文: 久负的约定,转眼间就到了龙江,我匆匆地骑着鹤驾飞走了。 我们曾经共同结拜过的朋友,如今在玉宇中感受到了秋天的清凉。 寺里的山门隐藏在岩石的后面,飘散着香烟,石磬的声音在回荡。 我们一起高唱歌颂天地永保太平的颂诗,愿千年后,皇明永远昌盛。 注释: 陠陀岩:一种自然景观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陟飞云嵿”: - 释义:“飞云嵿”指的是高耸入云端的山峰,这里形容山峰高耸。 - 译文:我攀登着云雾缭绕的山峰。 - 关键词注释:陟(zhì),登山;嵿(wěi),高峻。 - 赏析:此句描绘了诗人在山间的行走场景,展现了一种壮阔的自然景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敬畏和欣赏。 2. “跃出飞云嵿,人从天上行”: - 释义:诗人仿佛从天空中一跃而下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农村生活的田园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美和对丰收的期盼。 第一句“谷日喜晴”描述了农民们期待的天气——晴朗的日子,这是他们耕种的好时机。第二句“已知生计薄”,反映了农民的生活艰辛,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努力工作。第三句“戛釜待丰年”,描绘了农民们正在忙碌地准备粮食,等待丰收的季节。第四句“运转三阳泰”,寓意着太阳运行到正午,阳光普照大地,预示着丰收的到来
【注释】 古洞藏勾漏:指传说中的勾漏山,为神仙所居。勾漏山在今浙江省诸暨县东南。琪宫挹太清:指蓬莱仙宫,挹取天上的灵气。琼浆玉液,仙人饮之长生不老,故称“太清”。 执鞭瀛岛客:指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曾登昆仑山,见西王母,西王母命侍者献瑶池蟠桃,汉武帝因得长寿。此处指作者自比为仙人,游历仙境。 飞舄紫芝城: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飞舄,神人乘云而行,舄(xié)即鞋,指脚,所以有“飞舄”之称。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双鹿应期岳伯分符日,湘江祝寿时。两辰开夙燕,双鹿产新儿。挟毂占嘉茀,悬铜纪秀眉。世南原有赋,谁为缵骚词。”然后把握全诗内容,理解诗句含义,最后分析其情感和意境。 【答案】 (1)“岳伯”指唐玄宗,“分符”指分赐官印。开元二十五年(737),分天下为十道,每道各置一道使,共十二道
【注释】 寄:寄赠。 冼(Xiǎn)少汾:即洗少汾,字少汾,唐代诗人。主政:主持政务。 洞中:深山之中。长爱日:常爱太阳的温暖。几怀人:常常怀念友人。移书白鹿新:指移情于自然。双燕在:燕子双双归来。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是作者为好友洗少汾写的。诗人以“买醉”起兴,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和对友情的珍视。全诗意境开阔,笔法简练,用典贴切自然。 “买醉分春道,凭高忆少汾
【注释】 和赵瀔阳游罗浮六首 其六 登飞云嵿:登上飞云山。飞云,山峰名,在今广东惠来县东南。嵿,峰峦重叠貌。 四百撑天柱:撑,支撑。四百,言其高耸入云,直插霄汉。撑天柱,形容山峰巍峨挺拔。 孤高是此峰:孤峭高峻,是这座山峰的特点。 霄中红日绚:指旭日东升,霞光满天的壮丽景象。绚,灿烂,辉煌。 崦半白云封:指傍晚时分,太阳西下,夕阳的余晖洒在半山腰的白云之上,形成一幅美丽的景色。崦,即“崦嵫”
诗句输出:颇厌英皇宅,偏宜冷翠间。 译文:我非常厌倦华丽的皇家住所,更喜欢冷清的翠绿之间。 注释: 1. 颇厌英皇宅——表示对华丽皇家住所的厌恶。 2. 偏宜冷翠间——表示更喜欢冷清的翠绿之间。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奢华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他更喜欢在冷清翠绿的环境中生活。诗中的“冷翠”一词,形象地描绘了罗浮山的美丽景色,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静。整首诗通过对比豪华与清静
【注释】 喜惺庵弟得归:喜惺庵的弟辈,终于回来了。 春草池塘拂钓矶:春天的时候,绿草铺满了小池塘,钓鱼人常常坐在岸边的小石上垂钓。 九边:唐代指今北京至山西北部一带地区。这里泛指京城。 明皇:即唐玄宗。 金针:缝纫用的针。比喻好针线。 衮(gǔn):古代帝王的衣服,这里借指皇帝的龙袍。 斑斓:五彩缤纷的意思。旧衣:破旧的衣服。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弟弟归来的祝贺之词
注释: 初秋凉动暑全消,路入端溪径水遥。 棣萼有怀情不尽,片云将月过西樵。 初秋,是秋季开始的时节;凉动,即天气变凉了。 暑全消,指暑气完全消失。 棣萼,是指棠棣与桂花,都是秋天开放的花。 有怀,是怀念;情不尽,表示感情未尽。 片云,是飘浮的云;将月过西樵,是说月亮被一片云遮住了,从西边山岭上经过。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诗人在初秋时节,一路行走,来到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朔风吹雪上南枝 朔风吹过,将白雪吹上枝头。冬日的严寒中,东阁官梅悄然绽放,预示着春天的临近。 注释: 朔风,北方寒风;南枝,南方枝条;东阁,官署中的楼阁;欲放,即将开花;骚客,指诗人;醉高明月榻初移,意为酒后与明月共度时光。 赏析: 本诗描绘了冬日里的景象。北风呼啸,雪花飘落,落在南方的树枝上,显得格外刺眼。而在这寒冷的环境中,东阁官梅却悄然开放,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诗句原文: 灵泉涌出山之腰,澎湃如雷日应潮。湛老浚源归去后,几人充量汲颜瓢。 译文: 清溪边的泉水从山腰涌出,声音如同雷鸣和潮水一般响亮。清澈的泉水流向远方,而那些善于汲取的人才能在其中获得滋养。 注释: 1. 灵泉:清澈、美丽的泉水。 2. 涌出:泉水从山腰处流出。 3. 澎湃如雷:形容泉水的声响巨大,如同雷声。 4. 日应潮:日光随着水流的涨落而移动,与潮汐相呼应。 5. 湛老
【注】:宜章寄玄圃弟万顷青田拥屏门,山内孤城郭外村。 百曲溪流开道路,忽闻鸡犬讶桃源。 注释:1. 万顷青田:形容一片广阔的绿色田野。2. 屏门:指屏风般的门。3. 山内孤城:指位于群山环抱中的小城。4. 郭外村:城外的村庄。5. 百曲溪:曲折蜿蜒的河流。6. 忽闻鸡犬讶桃源:突然听到鸡鸣狗吠的声音,让人联想到《桃花源记》中描述的理想世界。7. 桃源:即桃花源,传说中一个与世隔绝、生活美好的地方
注释: 1. 一卧天关已十年:意思是说,我已经在天关待了十年了。 2. 出门三札信虚传:意思是说,我出去已经有三年多了,但是没有看到什么实质性的东西。 3. 今朝得睹衡云面:意思是说,今天终于看到了衡山的云层。 4. 七十二峰都眼前:意思是说,所有的72座山峰都在我的视线范围内。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诗中充满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厚感情。他通过描绘自己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