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九原何可作,满江风叶动悲吟。
最是当年传钵意,万寻江水不如深。
【注释】
偕:和。洪觉山:指洪觉禅师。洪觉禅师,名慧能,唐代著名僧人,为禅宗五祖的法嗣。九原:坟墓。何可作:如何能够成为。传钵意:传授钵盂之意。钵盂:佛教僧侣用以盛饭食的器具。万寻江水:形容江水之深。寻:古长度单位,一寻为八尺。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写诗人与洪觉禅师同游钓台时的观感和感慨。诗前两句是说:夫子(指孔子)九泉之下,又怎能成为世人传颂的楷模呢?这里“夫子”二字,是借用孔子的典故,表示对孔子无比崇高的敬仰之情。“九原何可作”,意思是说:在死者的九重黄泉中,又怎能成为世人传颂的楷模呢?“何可作”三字,既表达了诗人的无限哀思,又流露出诗人的无限感慨。“满江风叶动悲吟”,这两句紧承首句而来,写眼前景象。诗人伫立于沙贝江畔,目睹那滔滔江水,秋风萧瑟,秋叶飘零。面对此情此景,诗人不禁悲从中来,发出深沉的叹息。“最是当年传钵意”,“传钵”一词,是佛家用语,意指传教说法的意思。当年传钵,即指当年洪觉禅师传法布道之事。“当年传钵意”一句,既是实写,又是虚写,实指洪觉禅师当年传道布教之事,虚则暗含诗人自己的身世之感。这一句诗,将诗人自己与洪觉禅师联系在一起了。“最是当年传钵意”,这四句诗,从字面上看,只是写景物,写环境;但从更深一层看,却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和感情。它既写出了诗人对洪觉禅师的崇敬之情,又写出了诗人自己身世凄凉、怀才不遇之感。“万寻江水不如深”,最后两句是说:万丈深的江水,也比不上洪觉禅师传法布道的精神境界。“万寻江水”,是指长江的水流,以夸张手法,突出长江之长。“不如深”三字,用反问的语气,强调了洪觉禅师传法布道精神境界之高超、伟大。
这首诗是诗人与洪觉禅师同游钓鱼台而作。诗人与洪觉禅师同游钓鱼台时,见满江风叶动悲吟,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作此诗以抒怀。诗人通过描绘景色和表达感情,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之感和对洪觉禅师传道布教的精神境界的崇敬之情。全诗语言简洁明快、含蓄蕴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