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焘
花马竹枝词七首 金江春暖浪淘沙,日日江头数浪花。 人比黄金淘易尽,沙随浪去似年华。 注释:金江指的是江河,此处特指长江。“浪淘”形容江水波涛汹涌,如同在淘洗金子一般。“数”是观察的意思,诗人每天站在江边观察浪花的数目。“淘易尽”比喻人的财富和青春易逝,就像江中的金子被水流冲刷殆尽。“沙”指的是江边的沙子,随着波浪流逝,如同时间一样快速消逝。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色画面
诗句原文: 月下何人觱篥吹,齐声高唱踏蛮儿。 译文注释: - 月下:夜晚的月光之下,形容环境幽静。 - 何人:询问的人是谁。 - 觱篥吹:觱篥是一种古代的乐器,这里特指它发出的声音。 - 齐声:同时发声,表示众人一同。 - 高唱:高声吟唱。 - 踏蛮儿:踏着边疆的土地,形容英勇或豪迈。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在月光之下,人们共同吹奏觱篥,并一起吟唱着豪迈的歌曲,表现出一种激昂的氛围
注释:户外是三座山峰,晴空下有朵朵白云。山根处一条清流蜿蜒曲折。这里最适宜消夏,我已经过了晚秋时节。 赏析:此诗以写景为内容,通过写景抒发诗人自己内心的感受。首句“户外三峰晴云”点出了时间地点,“山根一曲清流”,写出了环境,“此地只宜消夏”,说明这个地方最适合避暑,“我来已过晚秋”,表明自己已经到了晚秋。全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让人心旷神怡
【注释】: 银山:即峨眉山,在四川省乐山市。 竹枝词:一种民间情歌。 开:指太阳的余辉映照到山上,形成一片明亮的光影。 醅(pēi):浊酒。 清猿啼:指猿猴在高处长鸣,声音清脆悠远。 哀怨:悲切而深沉。 【赏析】: 《花马竹枝词》共有七首,这是其中第一首。诗中写景抒情,以自然景物为背景,借描写自然景色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首句“银山一半夕阳开”,写峨眉山半山腰的银装素裹
诗句解析与翻译: 1. 转愁作娇舞衣寒,含笑一转私自怜。 - 注释: 形容女子穿着单薄的舞衣跳舞时感到寒冷,但仍然微笑着,内心感到怜爱。 - 译文: 在寒冷中跳舞,却因为美丽的笑容而感到内心的温柔和怜悯。 2. 云裳撩翠靥,锦袖拥翘鬟。 - 注释: 指女子轻盈地拂过如翠绿色彩的面颊,以及她被锦绣长袖所围绕的头饰。 - 译文: 女子轻抚着如翠绿色彩的脸庞,以及她那被华丽的长袖环绕的发髻。 3
注释:麦田里的幼苗嫩绿,小孩们非常得意,他们吹着风儿摇动着柳枝。柳条盘绕成丝带,做成青丝的帽子;麦管吹出的声音像碧玉制成的箫声。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图。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类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命力。诗中的语言清新明快,富有诗意,令人感受到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我们来解读这首诗: 1. 寄李咏萸 - 这是一个诗题,表明这是一首写给李咏的诗。 2. 意到机常流 - "意到"表示心意或思想达到了某种境界。 - "机常流"意味着这种境界如同水流一般自然顺畅。 3. 天空众籁吼 - "天空"可能指的是广阔的视野或心境。 - "众籁"指自然界中的各种声响。 - "吼"强调声音的洪亮和力量。 - 整句表达了作者心境开阔,如鸟鸣般自由自在。 4. 况予浩落怀
【注释】 拟四时白纻舞四首:这是一首咏四季舞的诗。四首,指四季变换。 清歌入拍起旋娟:清悠动听的歌声随着拍节而起伏。 飞管促节舞少年:笛声急促地吹奏着,少年们舞得矫健。 香尘萦宝袜:舞者踏在香气缭绕的地毯上。 飞絮湿钿蝉:飘飞的柳絮沾湿了饰有金色花纹的扇子和衣襟上的蝉形装饰。 鱼沉雁落惊风雨:形容舞者的舞姿优美动人,使人如闻雷声。 贴地凌波步步莲:轻盈地在莲花上翩翩起舞。 【赏析】
弹琴流水上, 水响忽停琴。 琴水□□□, 各具太古音。 此句描述了弹奏琴时,水面的波纹与琴声相呼应,宛如一曲古老的乐章。"□□□"可能是描述波涛汹涌、激荡不已的水势,与琴声相得益彰。同时,也暗示了琴声如同穿越时空,传递着古老而深沉的音乐情感。 "琴中可绘水,况在水之浔": 在琴声中可以描绘出水流的画面,更在于水流的意境之中。"浔"字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个特定的地点,如江边或湖边
【注释】 四时白纻舞:指古代汉族的民间舞蹈。白纻,一种乐器,以白纻布为面而奏之。 四首:这里指的是《拟四时白纻舞》四首诗。 商声哀怨转愁颜:商声,古代五声音阶中的第三声,这里泛指音乐的悲怆。哀怨,形容悲伤。转愁颜,使面容转为忧愁。 短歌留目未肯前:短歌,指短小的曲调。留目,目光停留在某处。 鞋尖浑无力,蛾眉澹秋烟:鞋子的尖头没有力气了,眉毛像秋天淡淡的雾气一样。 含思宛转恨绵绵:含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