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旭
注释: 荷叶洲杂诗:指诗人在荷叶洲所作之诗。杂诗,即多情多义的诗。 依然天际识归舟,落日荒山柱础稠:依然,仍然的意思,表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落日荒山柱础稠:夕阳下,荒废的山中,石柱上雕刻着很多字。 足底江流似裙带,何人朱字写空侯:足底,脚踏之处。 江流,江水流动。 似裙带,像裙子一样细长而柔美。 何人朱字写空侯,谁能在空旷的山中雕刻出这样美丽的文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荷叶洲所作之诗
重九出游既夕泛舟秦淮见月 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古人以重阳登高饮酒,故有“重九”之称。此诗写于重九之日,即九月九日。泛舟秦淮,指在秦淮河上泛舟。秦淮河是南京的一条古老河流。 病发丝丝随叶落,客怀漠漠借船眠。 诗人身染微恙,身体不适,因而乘船游秦淮,并倚窗凝思:秋风吹动树叶纷纷落下,我病体虚弱,不能登山远游;只好躺在船上,任凭船儿随波漂流。 镜中原著通明我,多事看成彻两边。 诗人想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默写古诗文名篇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理解诗文内容,掌握常见的错误设置类型,如意象的误导,重点字的迁移,表达方式的辨析等。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注释和诗句内容进行赏析,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1) “冯庵先生日成数诗辄呼予视之”:冯庵先生每天能写出很多首诗就叫我来看。这句中,“辄”意为“总是”,“辄呼”“即指“总让我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杂诗。全诗共四句,每句都包含了作者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 “九华见说春茶盛,新摘毛尖一日程。”这句话描述了在九华山上,春天的茶叶已经采摘完毕,只需要一个工作日就能完成采摘过程。这里,“九华”指的是中国的佛教名胜地九华山,而“春茶盛”则形容了那里的茶叶生长得非常好,“新摘毛尖”则是指新采摘的嫩芽,“一日程”则是形容采摘茶叶所需的时间非常短暂。 “慰我窗中吟望意
注释: 重闱:古代指父母或尊长的两代,这里泛指师门。别日麻衣感尚新:分别时穿着麻衣(丧服)还感觉新鲜。问说今年当娶妇:听说今年要娶妻。师门归去见成人:回到师门去见人。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幼莲师门弟子离别的七言绝句。诗中描述了师门弟子因师门需要而离家出走,以及在离别时刻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表达了对师门的深厚感情和对离别时刻的不舍
注释:我每天借书阅读,发现那些书籍都很辛苦地收集和整理。战后的山川虽然荒凉,但我相信人力能够扭转乾坤。 赏析:此诗通过作者与熊子嘏的交往,赞美了熊子嘏勤奋好学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熊子嘏的喜爱之情,也反映了作者在战乱时期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新建勒中丞方锜,雕镌荷叶我犹嫌。 只从和悦渠侬语,春尽潺潺不卷帘。 注释:新建的勒中丞是方锜,他雕刻荷叶,我仍然觉得不满意。只是他跟那个姓渠的人说话时,春天已经过去,水声潺潺,我不愿意打开窗帘。 赏析:这首杂诗以“荷叶洲”为题,描写了诗人在荷叶洲看到的景象和听到的声音。首句“新建勒中丞方锜”,点明了人物身份,也引出了诗人对荷叶洲的评价,表达了诗人对其雕刻荷叶技艺的不满。第二句“雕镌荷叶我犹嫌”
注释: 这首诗是诗人在江南督幕赋枇杷诗之后,看到大通督销局的枇杷树,想起了过去的岁月和故人,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之情。 赏析: 诗人通过对比往昔和今日的枇杷树来表达自己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他看到了曾经爱不释手的枇杷树,如今已经长满了青绿的果实,仿佛比之前更加茂盛。他想要在小轩旁题写晚翠,但是已经无法像以前那样轻松地写下诗句。这些细节都表明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留恋和不舍
冯庵先生日成数诗辄呼予视之 闭户空参曹洞禅,从人嗔劝乐吾便。 诗题满眼浑无字,那对先生万斛泉。 注释: 冯庵先生每天创作几首诗就让我来看。 闭门独修曹洞宗禅法,随和众人都责怪我好乐。 诗作的题目满眼皆是,却无法理解其中的意境,面对冯庵先生就像面对万斛泉水一样。赏析: 冯庵先生是一位禅宗修行者,他的诗歌充满了禅宗的意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禅宗的理解。 首联“闭户空参曹洞禅,从人嗔劝乐吾便
【注释】 荷花洲:在江西省南昌市东湖中。 青山:指鄱阳湖的青山岛。 四淙:四面流水的声音,泛指四周的水声。 登楼:登上江边高楼。 青龙阁:古代建筑,故址在今江西南昌城西。 清景:指清澈的景色。 双:指两处,这里指“一洲”中有“四淙”。 【译文】 云缭绕着青山,青山环绕着江水,一洲之中有四处泉水潺潺流淌。 登上高楼忽然想起青龙阁,那清澈的景色原来也有双峰。 【赏析】 《荷叶洲杂诗》共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