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旭
黄花随折复随开,选事庭中日数回。 吹面好风斜日下,厨烟拂草过墙来。
寻诗竟日只无题,书卷都抛旋旋迷。 如此长天翻不读,可知不及汉征西。
昆弋名辈今已稀,秦腔三十年来尚。 高弦急板声犹悲,吹律微畏北风𩗬。 空舲老人侯生曲,颇详叙述知泛旺。 南人新贵五月仙,北人自喜天明亮。 嗟予快耳实非知,止似文章爱奔放。 荒城作客乐官拙,有耳甘聋目甘䁁。 舍中无事弦索鸣,堂上伊忧谁最强。 异哉李子尔何才,独坐乌乌能揣状。 天生长颈必有谓,日日羁禽转哀吭。 自言师法极矜夸,似恃乡愚恣欺诳。 摇头顿足了不惭,听者颇亦嗤其妄。 我思此意正堪伤
城头簌簌风沙鸣,城边日淡连庙甍。 红砖黄瓦制可识,闻人称谓殊莫明。 宫墙大署微堕剥,肃然蘸拜门棂星。 异哉州县王命祀,区区有此疑非经。 党庠遂序必有奉,按诸古制良可行。 或云盗者构,此说非无徵。 盗亦有道颇附会,棼云教令多经营。 包遏地险拥盐利,周遭楼橹终朝成。 往往伪迹未铲尽,因知喜乱缘民情。 盗也尝为士,士习袭狰狞。 诗书所不泽,十逢九可憎。 至人坚白犹不享,由矛求剑宁无灵。 官军虽至莫敢废
李子少于我,其才殊清美。 云何遭天酷,心事如暮齿。 嗟我亦鲜民,羡子乃有恃。 子言忧实深,门户方子倚。 有妹需择郎,有弟仅断奶。 全家待衣食,远道谋甘旨。 孤生怆闻此,不如子多矣。 作客得所依,万事如家里。 所欠体俱弱,长者忧弗喜。 子有晨昏事,归路见桃李。 得归归亦悲,我诚不如子。 哀情展复收,惟学语可纪。 自我始见子,回顾已千里。 天子苟有馀,学问宁无底。 昔我有所为,微睨不谓尔。
日出浣衣雨复下,天公不愁灶婢骂。 勃姑将妇来觑人,持竿驱之了不怕。 雨晴于我何所分,亦爱窗间有夕曛。 下笔时时成一笑,雕虫应不与斯文
江南雨熟梅初黄,淮北雨冷川涨长。 人言日发二三尺,盐船衔尾还两塘。 故园大水年年汹,昔日儿童那知恐。 夜半官河浸入庭,起抱花盆垫书笼
父母不逮事,百事不足为。 不讳王父母,此语深可悲。 恭维吾祖德,敢云吾知之。 外舅沈涛园,激扬多厚期。 本于先公意,诏我家乘遗。 谓言乘积累,宜作为歌诗。 小子实兢兢,靡日而不思。 命名不得咳,抱孙未亲怀。 永念临殁叹,况积孤生哀。 慎重良有以,闻见求无歧。 托始三四岁,所记可依稀。 闻人说公公,作官在安徽。 信归向儿道,公公念着儿。 分付教尔雅,明年为延师。 堂上张小照,于此识须眉。
断玑零璧散不拾,田父夜惊莫敢藏。 青箱世守亦仅仅,深锁何殊尘网凉。 当年有作必写与,楚亦有分旌与璜。 时时开视宁忍读,六丁下取须提防。 惟天生才加以学,小子辟席突窥墙。 追穿载籍吸元气,浅才薄艳下奔忙。 古者文章重制诰,至今读数常与杨。 圣朝责实所弗尚,诸侯侨戍争求良。 由来陈琳阮瑀集,存者纵富已已亡。 香山居士尚律切,少陵野老穷铺张。 论诗宗尚见百一,空积腹中千万章。 茅亭六月忆新落
昨日老子山,雨打又风吹。 今日高邮湖,过湖日未迟。 雨气化为烟,何处露筋祠。 金葩扬翠盖,空中见参差。 径行忘混漾,难进惭逶迤。 新蝉第一声,欣然得闻之。 浅浅绿铺褥,高高青垂帷。 霞光由外铄,倒蘸水之湄。 蓝滑如泼油,红艳如凝脂。 扪之不着手,脚踏趺爬龟。 千载苎萝溪,人言浴西施。 扬州夸佳丽,此理信可推。 如何杀风景,火轮衷而驰。 何殊铁如意,打碎赤琉璃。 刀劙织女锦,车裂文君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