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奇
红桥篇: 红桥之女颜如玉,雾鬓云鬟好妆束。 十五盈盈竟体兰,双蛾浅画宫螺绿。 初学秦筝谱凤皇,乍拈斑管写鸳鸯。 矫痴不解相思字,妩弱偏过姊妹行。 绮窗绣户春风里,时人休比常桃李。 未肯轻随柳絮飞,等闲不逐游丝起。 三月三日天气和,相邀女伴踏青歌。 归来瞥被王孙见,住幰停鞭情较多。 王孙结客崇意气,殷勤不惜千金质。 凤尾文绫剪作裳,鹄头火锦裁成被。 油碧迎来夹道看,罽轮十队送长安。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陆容所作,全诗共五百六十五个字,分为二十一个韵组。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世人耳目贵所少,龙勺鸡彝竞爱宾。 世人喜欢珍奇之物,如同龙勺和鸡彝这样的器皿。 抔樽本是太古风,近时谁信趋奇巧。 抔樽是古代的酒器,现在的人却追求新奇。 赵宋花瓷价最高,玉腴珠润坚不佻。 宋代的花瓷价格最高,玉腴珠润坚固而不轻薄。 永乐以来制稍变,宣磁益复崇纤妖。 永乐时期瓷器的制作稍微有所改变
诗句:惟余玉箸千行泪,日向红桥桥下流。 1. 诗词原文: 红桥篇 惟余玉箸千行泪,日向红桥桥下流。 2. 注释: - 玉箸(zhù):古时女子手指纤细如玉,此处指代眼泪。 - 红桥:地名,可能位于今江苏、浙江、福建一带。 - 桥下流:泪水如同河流般流淌。 3. 赏析: 这首《红桥篇》是张红桥的作品之一,表达了作者对红桥以及红桥之下的河水深深的眷恋和不舍
【注释】 1. 移家城北:诗人由京城迁往城北。 2. 江村无恙白云庐:指诗人的故居。江村:指京城附近的村庄。无恙:平安无事。白云庐:诗人隐居的地方,以白云作庐舍的代称。 3. 何事长安强曳裾:为何在长安(即京城)强拉人做官。曳裾:拖裾,古代的一种礼仪,表示谦让的意思。 4. 招隐未能归鹿砦:未能像古人那样归隐山林。隐:隐居。鹿砦:山名,位于今陕西宝鸡市南。 5. 谋身堪笑似鸠居
移家城北 迁居到了城北,两扇柴扉积满青苔斑斑。种植花卉编排竹木,任由它们恣意散漫。 自夸城中有三面环山、四面被水环绕的美景,谁又嘲笑只有几间屋子? 空阔窗牖向北敞开,可以乘凉避暑;矮墙西向不遮挡山峦。 多情紫燕偏爱寻访主人,常常依偎在湘帘旁,带着孩子回家。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退隐后所建的草堂。诗中描绘了草堂周围环境的美丽景色和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闲适生活。诗人用简洁的语言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从内容主题、思想情感、手法技巧、语言风格等方面综合作答。“马首迎朝爽”意思是马头迎向朝阳,天放晴。“春风缓辔过”意思是春风轻抚着缰绳,马车缓缓前行。“古田行荦确,老木卧盘陀”意思是古田小路崎岖不平,苍劲挺拔的老树横卧在那里。“涧落雪千尺,僧归云一窝”意思是山涧里飘落着如雪般的白雪,云朵像窝一样聚集在山峰上。“烟霞吾有癖
注释: 1. 冒巢民年八十寓书索诗兼以字卷及金少君画册见寄:冒巢民年已八十岁,他写信来索要我的诗作,并且还给我送来字画。 2. 甘陵南北昔纷纶:甘陵南北过去是一片混乱之地。 3. 模楷争看垫角巾:模仿和学习的人争相观看我头戴的方巾。 4. 周党三徵坚闭户:指周朝时孔子被征召三次,每次都坚持关着门不去。 5. 桓谭万卷镇随身:指东汉时期桓谭拥有一万卷书,随身携带在身边。 6. 花间置驿金为簿
【注释】 去:往。境地:境界,景象。翛然(xiāo rán):幽雅闲适的样子。摇:摇荡。碧沼:碧绿色的水池。桥影:指桥梁映在水中的影子。高僧:僧人,僧侣。到:来。松镫:僧人坐禅用的灯,也称为“禅床”。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湖南别业中的感受。开头二句点出别业的地点和环境,三、四句写湖光山色,五、六句写夜深人静时听到的高僧的诵经声,七八句写诗人与高僧交往的情景。全诗语言平淡自然,意境幽美清远
沁园词客旧知名,曾在杨花渡口行。 佳句已传箕子国,归心又向阖阊城。 白蘋风细扁舟稳,青桂香浓小苑清。 吾亦有庐江上好,秋来鲈鲙不胜情
神鬐在水不入篊,仙禽在野不受笼。 达人泥土视轩冕,林峦刬迹偕洪蒙。 嵩山征君巢许踪,高柯百尺龙门桐。 召拜谏官卧不起,草堂僻径临巃嵷。 岩姿壑籁有神会,自写不假丹青工。 墨痕迥出浓淡外,绝境直与虚无通。 手书十志字健劲,藤枝薤叶纷相蒙。 在昔右丞妙诗画,辋川旧本留清风。 征君绝艺亦兼擅,蓝田少室将无同。 弘农好古惬真赏,跋尾小印蟠丝红。 笔法独启元祐派,胚浑坡老兼涪翁。 开运下迄淳熙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