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
诗句注释及赏析: 1. 丰沛多耆旧,三朝翊戴清。 - 丰沛:形容地方富裕,有丰富资源。 - 耆旧:指年高德重的长者。 - 三朝:指的是康熙帝在位的第三年,也即康熙二十七年。 - 翊戴:扶持、支持。 - 清:这里指康熙帝(玄烨)。 译文:地方上有很多有经验且年长的长者,他们曾三度辅助支持康熙帝,保持国家的清明稳定。 2. 群扶鸠杖至,哭傍翟车行。 - 群扶:众人搀扶。 - 鸠杖:一种拐杖
注释:自古以来,占年祥瑞之事多不胜数,连续多年都不觉得厌烦。休兵知岁稔,偃武庆时和,意味着知道丰收,停止战争,庆祝和平的年代。积素辉珠箔,飞花点玉珂,意思是珍珠帘子被雪覆盖着,玉珂(马饰)上飞溅着雪花。好将书史册,黄竹漫赓歌,意思是要好好地记录这些美好的瞬间,像在黄竹丛中随意歌唱一样。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朝廷盛世的一种颂扬和祝福,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望和祝愿
皇情哀恋笃,屣步出东华。 寒聚城闉雪,风回辇路沙。 扶舆行露草,垂涕杂冰花。 悽切常中夜,林皋起暮鸦。 注释: 1. 皇情哀恋笃:皇帝的感情深切,哀伤之情浓厚。 2. 屣步出东华:急忙地走出东华门,表示皇帝对皇太后的哀悼。 3. 寒聚城闉雪:寒冷的天气聚集在城中,下着雪花。 4. 风回辇路沙:风吹过皇帝所走的路上,扬起了尘土。 5. 扶舆行露草:扶着车辆行走在露水的草上。 6. 垂涕杂冰花
【注释】: 上苑:汉宫名,在今陕西省长安县。唐时称为太液池。 碛:指水积成的小洲。 华林:皇家园林名。 翠竹:竹叶青翠的竹子。 温室:温室是栽培花果的场所。此指皇帝的御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的景色。首句写雪景,二、三两句写雪中看上苑之景,四、五两句写别有山容之景,六、七两句写别有山容之景中的翠竹林,八、九两句写别有山容之景中的青松。十句则写园吏开温室,梅花香更浓。全诗意境高旷
注释:公麟堪的住处,随处都是龙眠之地。山色适宜早晨和傍晚,梅花年复一年地盛开。抱着琴坐在竹林深处,陪伴客人走在小溪边。我为春天的烟雾而高兴,呼唤孩子学种田。 赏析:此诗是作者为李鬘岭先辈山居四首中的第二首。全诗通过描绘李前輩山居的环境与生活情趣,展现了其悠然自得、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首句“公麟堪住处,随地是龙眠”直接点明诗人居住的地方,即李前輩的山居之所。次句“山色宜朝暮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以及诗人的情感,重点考核内容的理解能力。此题共四分,每小题2分,全诗共八小题,每小题2分,最后两小题为开放性试题,任选其中两小题作答即可。本题要求赏析诗句。解答时可抓住关键字词,如“夙昔”“宣仁”“十行慈诏切”“徽柔嗣国风”“惇史”等,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赏析,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①夙昔:从前。②宣仁:指宋哲宗的母亲向太后(刘皇后)。③庭闱
以下是对《雨后过漱石亭二首·其二》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 诗句解读: 1. 荒园人境外:“荒园”通常指被废弃或荒芜的地方。这里的“人境外”可能暗示着一种隔绝或超然,让人感到宁静而远离尘嚣。 2. 漱石小亭幽:“漱石”意味着在石头上漱口或洗刷,这里可能象征着清洗心灵或净化思绪。“小亭幽”则表明这座小亭子很安静、隐秘,给人一种深山藏古寺的感觉。 3. 竹澹容僧俗:“竹澹”形容竹子清淡、自然
通过霜鹤昆弟龙眠山庄五首之其五 解析诗人张英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的表达 1. 诗的原文 雨过溪流急,初晴款竹篱。 龙眠芳草路,驴背夕阳时。 慰我三春约,酬君隔岁诗。 笋香花落候,况复听黄鹂。 2. 译文解读 - 雨后的溪流显得更加急促,初晴时分,我款待着竹篱笆旁的景色。 - 行走在龙眠的芳草小路上,驴背之上,夕阳正好。 - 春天里,你安慰了我,让我感受到了约定的美好;秋天里
信臣牧五读书山中诗以怀之 不待梅花尽,应知不肯还。 注释:不必等到梅花凋谢才回来,应该知道是不愿意回家的。 译文:不必等到冬天梅花凋零,就应该知道他不会回来了。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友人的理解和同情。诗人通过描绘友人的生活和情感状态,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牵挂。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行为和态度,表达了对友人的支持和鼓励。 第二联: 抱书随暖日,泼墨写寒山。 注释
【注释】溪馆:指山居的简陋茅舍。 榛芜:草木丛生,荒芜。 诛茅:砍伐茅草建房。 短檐:简陋的房檐。 门:指山庄的门。 新笋:新长出的竹笋或嫩竹。 屋:指山庄里的茅屋。 花影:指花的影子。 移:移动。 藤架:用藤蔓做成的架子。 布帘:用布做的帘子。 丘壑:山和水,指山水风光。 幽事:清幽的事。 【赏析】《过霜鹤昆弟龙眠山庄五首》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创作的一组五绝诗。此组诗共五首,每首都写山庄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