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园人境外,漱石小亭幽。
竹澹容僧俗,花飞任客愁。
溪声偏入夜,岚气总如秋。
雨后泉方好,何人雨后游。

以下是对《雨后过漱石亭二首·其二》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 诗句解读
  1. 荒园人境外:“荒园”通常指被废弃或荒芜的地方。这里的“人境外”可能暗示着一种隔绝或超然,让人感到宁静而远离尘嚣。
  2. 漱石小亭幽:“漱石”意味着在石头上漱口或洗刷,这里可能象征着清洗心灵或净化思绪。“小亭幽”则表明这座小亭子很安静、隐秘,给人一种深山藏古寺的感觉。
  3. 竹澹容僧俗:“竹澹”形容竹子清淡、自然,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容”在这里有容纳的意思,可能指这座小亭子能包容各种人,不排斥任何人。“僧俗”指的是和尚和普通人,可能表示这座小亭子里的人们各安其位,和谐共处。
  4. 花飞任客愁:“花飞”可能是指花朵随风飘散的景象。“任客愁”表达了即使身在异地,也不必担心思乡之情的心情。
  5. 溪声偏入夜:“溪声”指水流的声音,可能是夜晚时分更为明显。“入夜”指的是到了夜晚,声音更加清晰。
  6. 岚气总如秋:“岚气”是雾气的意思,这里可能是指周围的环境给人一种秋天的寒冷感觉。“总如秋”强调了这种感受的持续性和普遍性。
  7. 雨后泉方好:“雨后”可能是指在雨后的景色格外美丽。“泉”指的是山上的泉水,可能是诗人最喜欢的地方。“方好”表达了只有在雨后,这个地方才显得如此美好。
  8. 何人雨后游:“何人”指问句中的主语是谁。“雨后游”表示在雨后的时候去游览这个地方。
  • 译文
    雨后的漱石亭显得更加宁静幽美,竹林清淡自然,容纳了各种人,无论是僧人还是普通人都各安其位。花朵随风飘散,任凭游客的思念之情。夜晚来临,溪水的声音更加明显,周围环境仿佛笼罩在秋天的气息中。雨后的风景变得更加迷人,只有在这个时候,山上的泉水才显得如此美好。谁又能在这种美妙的环境中尽情游玩呢?
  •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后的小亭子及其周边的自然景色。它通过对景物的详细描写,传达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诗中提到的“漱石”和“花飞”等元素,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画面感,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深热爱。此外,通过对比“何人雨后游”,诗人表达了自己独享这份宁静的愿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