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望
【注释】 淝水:淝水之战。 对垒:交战。 目中先已料安危:眼中已预先看出胜负。 淮淝:指东晋与前秦的淝水之战,即淝水之役。 东山:指谢安隐居东山。 局棋:比喻下棋,喻指用兵策略。 赏析: 这首诗是咏叹淝水之战的。诗的前两句写当时双方在淝水一带摆开战场,双方都准备决战。后两句说:尽管双方兵力众多,但最终还是不能分出胜败;因为谢安指挥有方,运用巧妙的谋略,终于取得了胜利。全诗语言简洁,形象生动
诗句:西施 关键词:西施,浣纱女,吴国,越王勾践 译文: 美丽的女子天生丽质、倾国倾城,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她自幼随母在江边浣纱,故又称“浣纱女”。吴国战争结束后跟随越王勾践,后被范蠡献于吴王,勾践灭吴后,西施随范蠡泛五湖而去,不知所终。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西施的美丽与传奇。诗中通过“十二金钗对对铺,三千粉黛腻如酥”的描写,展现了西施在宫中的美貌与魅力。同时,“君王莫道六宫丑
注释: 长城,指的是秦长城。长城位于中国北部边境,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防御工程,也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译文: 在茫茫的沙场上,万里之遥,千夫一日起临洮。 如果没有道德作为盾牌,那就不能算是真正的秦人筑的高。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长城的诗。诗人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长城的壮丽景色和伟大工程。同时,也表达了对长城背后所蕴含的深厚历史和文化内涵的理解和思考。
中秋待月用弟察推元彪韵赏析宋代柴望《中秋待月》诗意与意境 1. 诗句原文 原待月南楼月不明,百年虚负此宵情。 浮阴乱向空中起,圆影偏从塞外清。 江国潇潇凄露气,山城处处动笳声。 何人独抱琵琶坐,泪滴冰弦暗恨生。 2. 译文对照 待月南楼月光昏暗不明,百年光阴枉费今夜情怀。 乌云乱舞空中似鬼魅,圆月影子却清晰如初。 江国秋意瑟瑟寒风起,山城四处响起胡笳声。 孤独之人抱琵琶而坐,泪珠滑落琴弦心生怨怼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多景楼》。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早被垂杨系去舟,五更潮落大江头。"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在早上的时候,被垂杨柳的枝条系住了船,随着五更时分潮水退落,他站在大江的岸边。 注释:“早被”指的是清晨;“系去”即拴住的意思;“五更”是指夜深时的五更天,也就是凌晨三到五点之间。 赏析:诗人早起,看到杨柳系着船只,说明此时正是春末夏初,江边景色宜人,杨柳依依。而潮水落去
山阴兰亭 赏析王羲之《兰亭序》之美 1. 山阴兰亭历史背景 - 山阴兰亭历史渊源与文化价值 - 会稽郡历史沿革及其与兰亭关系 - 王羲之在兰亭所作《兰亭集序》影响 2. 兰亭集会情景再现 - 集会时间、地点及参与者描述 - 兰亭四周自然环境描绘 - 聚会活动与文人雅事 3. 兰亭美景赏析 - 山水环绕与林木繁茂描写 - 清流激湍与翠竹高柳映衬 - 对兰亭美景整体感受 4. 王羲之书法艺术魅力 -
【注释】 梦傅说:梦到了傅说。傅说:相传为商代大臣,因助高宗得天下有功,被封于箕(jī)山(今山西省太谷县)。后以“箕山”指称退隐者。一念:指高宗与傅说之间的一种默契。一念:指君臣之间心照不宣的默契。通:沟通,联系。后来:指宋仁宗时。君王:指神宗、哲宗、徽宗、钦宗等。阳台:神话中的巫山神女居住地。月宫:传说中月亮上的宫殿。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所作的《明妃曲五首》之一。
【注释】 秦时日月汉山河:指秦朝的日月和汉朝的山河。 家计今谁与仲多:现在家计如何,只有仲多在担心。 天子不知天下贵:皇帝不知道天下的尊贵。 酒中惟唱沛中歌:在酒宴中只唱沛县的歌谣。 【赏析】 此诗为诗人自伤其志不得用,而作歌以自遣的名作。诗中通过描写诗人对自己处境的不满,表达了他对朝廷的失望,同时流露出他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和对理想的追求。全诗语言朴实,风格沉郁,意境深远
【注释】 ①“南渡”二句:指作者自金朝南渡后在临安作客,与故友告别。南渡,指金人占领中原后,宋朝南渡避乱。酒,借指故友。 ②“行藏”二句:意谓自己的去处和归宿应随遇而安,不必强求。行藏,即行止,指一个人的行为或品格。节,节义、气节。时节,时机、时刻。 ③“却是”二句:意谓自己虽然有志于功名,但时运不济,未能得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南渡后与朋友别时的感怀之作。诗分上下两片,上片写离别之情
【译文】 在凤皇台上,洒尽梧桐酒一杯,兴亡前事独自徘徊。 乌衣巷的柳树在斜阳下冉冉飘动,江水茫茫,白鹭飞翔。 凤凰飞走了不知道过了多少年,客人来了只有看见高台。 闲居于此登高远眺已成孤啸,五百年间王气已回。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思考。诗人通过对凤凰台的历史变迁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句“洒尽梧桐酒一杯”,描绘了诗人在凤凰台上饮酒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