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公许
【注释】 罗家:指罗隐(公元833—909年),字昭谏,余姚(今属浙江)人。唐代诗人、文学家,与钱镠交好。香积寺:在杭州西湖西泠桥畔。天国:指天台山。花坪:指天台山的石梁飞瀑。何日同搜览:什么时候一起游览。题诗索载赓:即“载赓”,载赓即《载驰》,载赓的诗歌是当时流行的一种新体,用七言绝句形式表达情感,要求对仗工整,音韵和谐。载,古时指天子或君王。赓,续也。 【赏析】
注释:锁住月亮已有半月时间,得到闲暇读书感到高兴而有赋。 马疲仆也疲倦,得到休息苦无多。 敲门又敲门,无奈这分阴差阳错。 赏析:《锁宿余半月得闲读书喜而有赋》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组诗作品,共四首。这是其中的第二首。这首诗写于元和七年(812)春,时在长安。作者因遭谗被贬为江宁(今属江苏)司马,心情颇为抑郁不欢,遂借月夜独坐来抒发其怀才不遇之情。全诗构思精巧,语言清丽
注释:薰风封锁了重重棘刺,我带着行囊去那里读书,心情十分愉快。 薰风把我锁在深山里,我背着行囊去学习,心情十分舒畅。 我在这里读书已经好几天了,我的心情就像这重山一样珍贵无比
【注释】 同诸友山行分袂言别:与众友人同行,在途中因分手而分别。 大面窈深处:大面山深邃幽深。 神仙碧玉壶:神仙的居所就像碧玉制成的壶一样清雅。 孙郎妙心眼:像孙郎(即孙权)那样有妙计和眼光。 催作后山图:像催着画成山水画一样。 【赏析】 这是一首写诗赠友的五言律诗。此诗为送别之作,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全诗写得婉曲含蓄,意蕴深远,耐人寻味。 首句“大面窈深处”,以山的深处来喻人的隐逸之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枫桥寺的所见所感。下面是逐句解释: 1. 云已安排雪,天仍惨淡风。 - “云已安排雪”:云彩仿佛已经为大地安排好了雪花,暗示着即将到来的冬天或是某种预兆。 - “天仍惨淡风”:天空仍然阴沉而昏暗,给人一种冷清的感觉,可能是天气寒冷或者心情低落。 2. 缆船投古刹,拨火共谈空。 - “缆船投古刹”:诗人乘坐小船来到一个古老的寺庙,这里可能有一段故事或历史背景。 -
注释: 1. 枫桥寺小憩:在枫桥寺稍作休息。 2. 寂历:寂静,安静。 3. 少林壁:少林寺的墙壁。 4. 酸寒饭颗山:形容山势险峻,道路崎岖。 5. 相逢:遇到,指与诗人相遇。 6. 示我亦无还:告诉我你也没有回去的路。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旅途中偶遇一位僧人,并与之交谈的场景。诗人在寺庙中静下心来,感受到了宁静与安宁,同时也体会到了山路的险峻和艰辛。通过对话
注释:这是一首描写古寺的诗。诗中通过“唐人旧吟处,古殿昼多阴。”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古寺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古代遗迹的关注和怀念。 在“欲去有馀恋,片云飞碧岑”这两句中,诗人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他想离开这个地方,但又觉得有些留恋,因为这片白云飘向了碧绿的山岭。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古寺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文化遗产的重视。同时,它也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
锁宿余半月得闲读书喜而有赋日月疾跳丸,简篇浩烟海。 弓旌误诱去,叹息可中悔。 译文: 日月如流星般的速度飞快地移动,书海浩瀚无边无际。 被弓箭的旗帜所迷惑而离开,只能叹息后悔莫及
【注释】同诸友山行:指与友人一起在山中游览。分袂:分别时挥泪告别,这里借指分手。言别:即“分袂”,离别。五首:这是一首五律诗,共五句。旬浃:旬月,一个月。大面:大面山,在陕西周至县。 欠穷探:不够深入地探寻。蔚蓝:深蓝色的天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与朋友在山中游览后分别时写的。第一、二两句写与友人在山上游览的所见所感,第三、四句写与朋友们再次相见时的愉快心情。全诗语言简练,感情真切。 神都
【注释】 同诸友山行分袂言别五首:五首诗,每首都有“分袂”二字。分袂,指离别。 名山遍宇宙:名山,指著名的山。遍宇宙,到处。 安得身云水:怎么能够身在云中水里? 孤筇自给扶:独自拄着一根筇竹杖,自己扶持自己。筇竹杖,即手杖,一种竹制的手杖。 【赏析】 《同诸友山行分袂言别五首》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此诗描写了与好友们在群山之中的离别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自然景观的深深眷恋。全诗语言质朴